今日青岛 今日即墨 今日胶州 今日平度 今日莱西
地方网 > 山东 > 青岛市 > 今日青岛 > 正文

1935年,谭抒真在青岛制出了第一把小提琴

来源:青岛早报 2020-11-21 08:23   https://www.yybnet.net/

《世纪琴缘》中提到,谭抒真天天在药房楼上的房间里研究制琴,不久他便做出了自己的第一把琴,谭抒真认为自己虽然比希尔勒起步晚,但自我感觉这把琴要比希尔勒做得好一些,不过谭抒真的性格颇为内向,他这把琴一直秘不示人。

世纪琴缘

在以往青岛的许多史料中都提到,另一位制琴家王玫做出了中国第一把小提琴。关于王玫制琴的新闻是发布在1935年9月10日的《青岛民报》上。而在谭抒真的传记中也提到了他的朋友王玫。谭抒真说王玫的性格与他完全不同,在做出琴之后,吸引了当地媒体报道。谭抒真的传记中写道,其实当时有许多中国人已经开始做琴了。“司徒海城的父亲司徒梦岩做琴更早些,他那时做的琴比我还好呢! ”尽管如此,因为此事已由当时的媒体进行了详尽的报道,也就广为流传。在《青岛民报》的报道中还刊发了王玫所做的《我制造提琴的经过》一文,其中也提到“我这次的制成,得到了不少的帮助,都是从我的朋友谭抒真而得来的。 ”

我手头有一本 《中国小提琴音乐》(钱仁平著,湖南文艺出版社)有专门的章节述及中国小提琴的制作,其中便提到司徒梦岩于1910年制作出了第一把小提琴,并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获得了首奖。此事迹见于1923年8月出版的《音乐季刊》中的《司徒梦岩小传》。其中讲道:“戈斯曾得万国梵哑林比赛大会第一名五次,最后一次即出其高足司徒梦岩之手。”这是司徒梦岩先生在美国制作小提琴的确切文字记录。司徒梦岩是业余小提琴家,他的“主业”是江南造船厂的总工程师,他也是第一位华人总工程师,而司徒家族的后人中,有多位音乐家,是与马思聪家族可以等量齐观的音乐大家族——这是题外话,读者若有兴趣自然可以通过网络很容易地了解到。事实上,最初接触到西洋音乐的中国人,有许多都是从事其他专业的,在太平角的 “地质之光”博物馆里有关于地质学家李四光的展陈,其中即有李四光作的小提琴曲 《行路难》的曲谱,这也是有记录的最早的中国人创作的小提琴曲。

从1935年制成第一把琴开始,谭抒真就一直在钻研制琴,1951年,在上海音乐学院贺绿汀院长的倡议下,谭抒真创办了乐器制作室,1956年,他在上海开办了一个全国提琴制作训练班,此后也促成了音乐学院里的第一个小提琴制作专业。在谭抒真的传记里可以看到,1979年,谭抒真访问美国时,受国家文化部的委托,购买一把琴给小提琴家出国比赛用。文化部划拨了15万美元到中国驻美大使馆,但谭抒真建议买四把琴,因为出国比赛的选手有时不只一人,只有一把琴怎么够用。文化部接受了谭抒真的建议,于是谭抒真便在青年时的好友小提琴家马思宏(马思聪的弟弟)的陪同下,从纽约到佛罗里达,精挑细选,买了四把琴。当时,马思宏用的是一把斯特拉迪瓦里的名琴,为了保证买琴的品质,谭抒真还曾让马思宏带上他的名琴,与他看好的琴做比较。这四把琴想来也是伴随了改革开放初期许多小提琴新秀的一路成长。

造访琴室

谭抒真的住所位于上海市的南汇路,就在南京西路附近,那里是上海音乐学院最早的教工宿舍,许多上音的名教授都曾居住于此。2012年,上海音乐学院举行85周年校庆,管弦系举办谭抒真教授诞辰105周年座谈,我因当年出版了一本音乐随笔集《曲终人不见》,其中有一篇谭抒真先生的小传,而荣幸地获邀参加这次纪念活动。说来遗憾,虽然我1999年时就已经了解了谭抒真先生的部分经历,但在他生前并无缘见面,后来我在搜集材料准备写作时,很偶然地与谭先生的儿子、小提琴家谭国璋先生取得联系,也是通过电话和网络联系,所以那天的座谈会上,我也是首次见到谭国璋先生。谭先生向在座的许多专家介绍了我当年出版的书,夸赞有余,让我大受感动的同时,又颇有点不好意思,因为曹鹏、郑石生、丁芷诺、华天礽这些鼎鼎大名的名家都在那儿坐着呢!

座谈会上有一个环节就是由管弦系的一位同学用谭抒真先生1937年制作的一把小提琴演奏巴赫的作品,那把琴的声音温润清亮,印象深刻。

当天我与谭国璋老师约好,去他家中做客,我知道他还居住在老房子里,便对这次拜访十分期待。第二天我早早地来到南汇路,踏进谭家的那一瞬间便有一种穿越的感觉。因我多次研读谭抒真先生的传记、史料,对他客厅的陈设、给妻子画的油画像以及那间小小的制琴工作室里的情景,均十分熟悉,而这些陈设十年来几乎没有动过,所以我入得门来,禁不住呆立了半响,那一刻我感觉像钻进了自己刚刚出版的书里。

此后,2015年,青岛电视台拍摄纪录片《琴岛韵事》,我担任撰稿,从而再次有机会带摄制组来到谭家老宅。因为拍摄的需要,这次我们详细地拍摄了谭抒真先生的画作,客厅里挂着一幅素描画,画的是世界知名小提琴家的头像,书房里则挂着几幅油画,一幅是谭先生于94岁高龄所做的妻子左绍芬女士的画像;一幅布达拉宫的油画,是他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所做;还有一幅黄山迎客松,是文革刚结束时画的。谭国璋老师向我介绍,谭老先生当时心情非常愉悦,就依照心中的印象,画了迎客松。

“百科全书式”艺术家

关于谭抒真先生的画,我在他的传记中读到过一些片段。在他的那个年代,学习小提琴很难找到合适的老师,他在青岛随两位欧洲乐手学过琴,在北京随姐姐的同学学过琴,后来听说在上海可以找到好老师,便去上海投师。他来到刘海粟办的上海美专,听说那里有意大利音乐家教授小提琴,可是去了却发现,美专教琴的潘伯英拉琴的程度还不如他。但既来之,则安之,他就留在了上海。这时与他同屋的是徐州人李染。李染是来学画的,也能拉一手好二胡,谭抒真与他同住,偶尔也画过几幅国画,李染后来改名李可染,是鼎鼎大名的画家。谭抒真在上海后来找到了工部局乐团的首席富华学琴,此后他也去日本求学,从日本回来后,谭抒真继续到上海美专任教,他的传记里提到,这期间,他与教国画的潘天寿先生交往较多,谭也比较喜欢潘的画风。而另一位在现代美术史上有重要地位的画家倪贻德与谭抒真的交往就更加密切。谭抒真喜欢水彩画,留下了一些水彩画的作品,1932年到1935年间,谭抒真回青岛继承父业,在他留下的绘画作品中,也有一1934年作于青岛的写生水彩画,画中为海滨浴场。

谭抒真先生后来曾毕业于沪江大学建筑专业,有建筑师执业证,他设计的音乐学院的音乐厅效果一流,他曾发表过一篇论述上海各个剧场混响时长对演出效果影响的文章,是许多年来上海演艺界的一个 “权威文本”。而在谭家老宅的闲谈中我了解到,在日常生活中,谭先生的爱好也十分广泛,家里的许多小物件都是自己加工的,包括墙上的日光灯支架。他会自己磨镜片,曾手工做过望远镜,谭国璋先生刚告诉我,他父亲连手表都是自己修。

做记者时我采访过许多著名艺术家,后来做系统化的写作,又接触到一些史料,在这其中,关于谭抒真先生这个人物,我有着特别的兴趣。我为他写的小传名为“百科全书式的音乐家”,在我看来,他真的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知识分子。我希望有更多的青岛人去了解这位生于青岛的艺术巨匠,不仅了解他对于中国小提琴事业的贡献,更了解他多彩有趣的人生以及恬淡而丰富的内心世界。

张彤/文

本版图片均由作者整理提供

新闻推荐

伪造社保证明涉嫌犯罪

限购令为遏制楼市过热、房价过快上涨而出现。北京大成(青岛)律师事务所隋鹏飞律师认为,补办、伪造社保证明,规避瓦解了现...

青岛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青岛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1935年,谭抒真在青岛制出了第一把小提琴)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