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6月18日讯开香槟、送鲜花,还有阵阵欢呼声,6月18日上午,第二届“帆行中国海”青岛站返航欢迎仪式在青岛国际邮轮母港举行。“新百合”号帆船于5月22日在海南陵水清水湾游艇会码头起航,近一个月时间,经海南、广东、福建、浙江、上海后,顺利返回青岛国际邮轮母港。
“帆行中国海”活动是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由上海海事大学山东校友会发起的以“爱我蓝色海洋,追忆红色港湾”为主题的航海活动。“新百合”号船长徐京坤皮肤晒成了小麦色,作为知名的“独臂船长”,他介绍,“新百合”号帆船于5月22日在海南陵水清水湾游艇会码头起航,经海南、广东、福建、浙江、上海,在青岛国际邮轮母港胜利返航。一路上,船员们克服了海上复杂多变的情况,重温了刑场上的婚礼、古田会议纪念馆、中共一大纪念馆等红色年代记忆,这些红色壮歌将传递到青岛,传递到市北区。“帆行中国海”团员及上海海事大学山东校友将在市北继续红色之旅,在红景新区、一战遗址博物馆领略党的百年光辉历史。作为2021第二届“帆行中国海”最后一站的停靠港——青岛国际邮轮母港,是山东省唯一的邮轮母港,总占地4.2平方公里,规划总建筑面积约500万平方米。这里将是集商务办公、酒店医院、文旅休闲和公寓居住为一体的综合园区。随着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签署,该区域将成为RCEP青岛经贸合作先行创新试验基地的核心区。
市北区作为青岛主城核心区,海岸线长17.83公里,拥有百年港口、百年海关等历史资源,是青岛因港而生、向海而兴的原点。市北区拥有全球货物吞吐量最大的省港口集团,全球最大的海员总部基地、全国运力规模第三的山东海运集团和全省唯一的邮轮母港。立足这些资源,市北抢抓青岛开放发展的大势,聚焦建设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核心区,以RCEP青岛经贸合作先行创新试验基地为引领,选准了以大港为龙头,新航运、新贸易、新金融为重点方向的产业赛道,推动市北海洋经济进一步突出特色优势,实现聚势而强,加快向现代航运、涉海金融、海洋药物、海洋技术服务等新业态转变,培育特色鲜明的海洋优势产业集群,为青岛海洋经济转型升级贡献市北力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市北区将与时代同行、与世界携手,以开放创新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港产城”联动发展,全力做好“经略海洋”这篇大文章。
(观海新闻/青岛晚报记者于波通讯员姜娟)
新闻推荐
青岛市举行“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颁发仪式暨“百年风华”主题党日 颁完纪念章,市长向老党员们深鞠一躬
本报6月18日讯(半岛全媒体记者刘雪莲通讯员张欣)6月18日,青岛市“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颁发仪式暨“百年风华”...
青岛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青岛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