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日照 今日五莲 今日莒县
地方网 > 山东 > 日照市 > 今日五莲 > 正文

30 年,我走过的乡村教育之路

来源:日照日报 2019-06-15 01:00   https://www.yybnet.net/

厉剑童

1989年7月,日照刚刚升格为地级市不久,我从昌潍师专毕业,分配到五莲县原杜家沟乡初中。杜家沟当时又有一个别称叫五莲“小西藏”。其条件之艰苦、坐落之偏远不言而喻。但就是从这里起步,开始了我的漫漫30年乡村教育“长征”路。

杜家沟初中坐落在一个叫“鞍马岭”的土岭上。当时学校只有几排破旧的平房,风一刮操场尘土飞扬,教师晚上五六个人挤在一间房子里,早晨醒来满嘴都是屋顶落下的沙土。学生睡觉打地铺,身子底下铺的是装满玉米秸和稻草的破褥子。黑板残缺不全,桌凳又破又旧。绝大部分教职工都是半教半农的民办教师。电话用的是“摇把子”,还三天两头出故障。师生吃水靠到学校前的那条名叫“月牙河”的一口水井肩挑人抬,有的学生抬水滑倒衣服湿透结了冰,一撮嘎巴嘎巴响,人冻得嘴唇发青……这都是实景描写,没有丝毫夸张。这样的工作条件让我顿时心凉了半截。但这里的教师特别敬业,也特别能干。受老教师的感染,我的思想慢慢转变,抱着“既来之,则安之,干好之”的想法,一头扎进备课上课之中。我给自己定了个业务成长计划:一年打基础,两年上路子,三年成骨干。三年下来,我的计划如期实现,尤其是我的近距离作文教改实验,在全县作典型经验交流,引起一阵小小的轰动。这一年,也就是1992年,五莲划归日照市,我也摇身一变,成为这个新兴城市的一名乡村教师。

令人振奋的是,这一年,又一个教育的春天来到了。全省实行以基本普及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为内容的“两基”验收。各级党委政府持续加大对学校软硬件建设投入力度。杜家沟初中新盖了“冬暖夏凉式”新能源教室,操场整平一新,进行了硬化。吃上了自来水。学生宿舍有了摞床。烧开水用上大锅炉,不再用快壶燎水。老校长带领师生利用课余时间自己动手,从河中捡拾石子,砌起大花坛、建起喷泉。校容校貌焕然一新,成为全县屈指可数的袖珍式花园学校。教师们干劲十足,教研教改活动如火如荼,文学社、共青团等多项工作蒸蒸日上。中考成绩全县领先。一只又一只“金凤凰”从山沟里飞出。《日照日报》记者专程前来采访,以整版篇幅报道学校的新貌,在当时日照教育界引起不小反响,周边许多学校的领导和老师前来参观考察。杜家沟初中一时闻名远近,成为五莲乡村教育的一面旗帜。1995年学校顺利通过省“两基”验收。翌年,五莲县捧回了“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县”的奖牌。杜家沟初中的旧貌换新颜为奖牌的获得立了一大功。我的工作如鱼得水,因为作文教改、办露草文学社以及业余新闻写作和文学创作成果突出,荣获全国校园文学社团优秀指导教师称号,被同事们称作身边的“土记者”“校园作家”,在五莲有了小小的名气。

在杜家沟我一待就是10整年,可以说,我把最美好的青春时光献给了最偏僻的乡村学校,献给那里的我爱着的学生和那片瘠薄的土地。我付出了许多,失去了进城、改行等机会,但我无怨无悔。因为我知道,我来自农村,我要把知识和智慧奉献给山乡的父老乡亲。

1999年我被调到另一所乡镇学校———原山阳乡初级中学。这里虽然也是乡村学校,但办学条件比杜家沟初中要好很多。这里既有平房,又有教学楼,教室宽敞明亮。师资条件也好得多。教改活动如火如荼。我在这里兴办的“青春文学社”,成为山东省《中学生报》社记者站。山阳初中教学质量年年位居全县前列,是一所名副其实的乡村名校。

毋庸讳言,尽管当时乡村教育有了长足发展,但从全县整体情况看,乡村和城区教育的差距逐渐拉开,尤其是师资水平、教师工资、住房待遇等方面差距很大,部分优秀乡村教师外流,乡村教育一时裹足不前,形势不容乐观。紧要关头,2014年,市县两级顺时而动,启动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程,五莲实行“重心下移,突破村小”。在加强校舍等硬件设施建设的同时,狠抓师资队伍建设,改善教师待遇和生活条件,那时我们开始有了乡镇教师补贴,有效激发了我们乡村教师献身教育的热情,教师的工作积极性空前高涨。我辅导的学生在《中学生报》等报刊发表作品近百篇。我也在那个时候两次荣获县级优秀教师,出版了自己的第一部文学作品集《左口袋右口袋》,加入了省作家协会,迈入“教师作家”行列。

2000年,原山阳初中、罗圈初中并入洪凝镇初级中学。我随后调到位于城区的洪凝初中。2010年洪凝镇改为洪凝街道。2013年洪凝中心初中、山阳初中、河西分校三校合并,整合到我现在的学校———洪凝街道初中。时代变化对教育软硬件建设提出更高要求。学校虽然划归为城区,但仍然是乡镇学校建制。洪凝初中整合后,规模扩大了,校舍条件显得紧张,操场还是土操场。近几年市县“解决大班额问题”项目工程的启动,让洪凝初中迎来了历史上又一个大发展的明媚的春天。短短几年,学校新建了教学实验综合楼、办公楼、学生公寓、食堂报告厅,去年又修建了塑胶操场。师生冬天取暖夏日乘凉在全县率先用上新能源地热泵和空气能。校园环境优雅,遍地花草绿树,成为最适宜读书学习的乐园。每班人数仅在30人左右,在全市率先实现“小班额化”教学,教学质量蒸蒸日上,成为“全国新教育实验优秀学校”。我也在这期间收获了工作和业余爱好双丰收的可喜成果。担负的工作连年获得市县表彰。文学创作荣获日照文艺奖、叶圣陶教师文学奖等,并成为中国作家协会一员。

截至今年7月,我参加教育工作整30年。30年来,我没有离开过农村教育一步,始终奋战在乡村教学第一线,虽然工作的学校和任教的课程有变化,但我对乡村教育的执着和爱没有变。30年,我亲历了日照建市以来乡村教育从“两基”验收到“区域均衡发展”再到“解决大班额”等重大历史阶段。可以说,日照教育的每一个重大事件和时间节点我都在现场。我亲眼目睹亲身体验了日照乡村教育由弱到强、由分散到集中蓬勃发展、翻天覆地变化的全过程。今天,日照最漂亮的建筑是学校,最受人尊崇的职业是教师。我为此感到自豪和骄傲!这30年,也是我从一名青葱大学生成长为一名优秀人民教师、一名教育老兵的30年,是我从最初成家住公家房到租房、到有了自己的楼房和车,迈入小康生活的30年。这30年,也是我从一名山区普通人民教师,成长为一名“教师作家”的30年。

30年,在历史发展长河中不过弹指一挥,但作为一个生在日照、长在日照52年,在日照教育工作30年的乡村教师来说,走过的路又是何等的漫长和不平凡。滴水见太阳。我所经历的每一所乡村学校的变化,我的生活条件的改善,不正是五莲教育、日照教育巨变的一个缩影吗?我所取得的点滴成绩,不也正是日照乡村教师乃至日照教师群体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艰苦奋斗、砥砺前行的一个活生生的例证?

我骄傲,我是日照人!我自豪,我是日照乡村教师!昨天,我在日照乡村教育征途上跋涉30年;明天,我还要在日照乡村教育战线上接续奋斗30年!用汗水和智慧,付出和奉献,高歌新时代,抒写乡村振兴新梦想、新传奇!

新闻推荐

回忆我的知青生活:推磨 宋庆华 (济南)

我插队的五莲山区,主食是煎饼。在那个年代,山区主要粮食品种是地瓜,小麦和其他五谷杂粮很少。因此,小山沟里的乡亲们每日...

五莲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

相关推荐:
“妈妈”老师2019-06-13 10:55
猜你喜欢:
评论:(30 年,我走过的乡村教育之路)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