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新闻 新都新闻 温江新闻 双流新闻 郫都新闻 简阳新闻 都江堰新闻 彭州新闻 邛崃新闻 崇州新闻 金堂新闻 大邑新闻 蒲江新闻 新津新闻
地方网 > 成都市 > 简阳新闻 > 正文

简阳芦葭火了新机场未破土 投资客已涌来 成都商报记者昨日实地探访成都新机场选址地简阳芦葭镇

来源:成都商报 2013-03-06 12:36   https://www.yybnet.net/

成都商报记者

张舒 蒋锦仕

摄影记者 鲍泰良

核心

提示

商家的前瞻

村民的心愿

成都易洲投资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特别助理项玉龙立马赶往芦葭镇考察,他说,凭借自己多年投资咨询的经验,机场建设后,物流和机场配套带动最为明显。

村民的心愿

芦葭镇烈士村十一组,60岁的孙菊英说,自己两个儿子分别在西昌、成都做餐饮生意,新机场要是修起来了,儿子们就可以回家乡做生意、打工,一家人就可以团聚了。

总面积51平方公里、人口3.8万,场镇居民仅2000人、传统农业为主、人均纯收入不到8000元……若不是因为新机场选址,芦葭,也只是个和无数默默无闻的丘陵小镇一样的小乡镇。

前日,省发改委主任唐利民在全国“两会”上透露,成都新机场已基本确定选址简阳芦葭。昨日,成都商报记者踏访了这个四川目前最受关注的小镇。虽然机场还远未破土,但多批专家前来考察观测,闻风而动的商家、投资者已打破了这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平静生活。

A

认识芦葭 一条路穿镇过 人均年收入7926元

从成都出发,沿成渝高速公路行驶一个小时左右至简阳收费站,再转道沿着蜿蜒的简仁路,驱车半个小时,芦葭的标识便出现在眼前。芦葭是简阳市下属的一个镇,镇上唯一一条可以与外界连通的公路,就是这条穿镇而过的简仁路。

总面积51平方公里的芦葭镇地处浅丘,人口3.8万人,场镇居民只有2000人左右。简仁路两侧,芦葭镇的商铺、建筑顺次展开。

付刚是这里的副镇长,已在芦葭工作了10多年。据他介绍,现在芦葭镇的产业主要以传统农业为主,除了外出务工,对当地居民来说,务农就是主要收入来源,2012年全镇的国民生产总值为27508万元,人均纯收入为7926元。

芦葭镇上的富民街,是镇上仅有的一条全水泥路,沿街商铺零星开着,卖床垫、农药、手机卡等,店铺装修简陋,人们三五成群地围在一起打牌,时有拖拉机轰轰作响而过。

在简仁路边经营一家门窗加工店的老板娘说,自己一年收入大约3万到4万元,年后生意比去年底少了一半还不止。现年40岁的苏氏羊肉汤店的老板娘陈女士说,老公苏先生负责买羊杀羊,她负责做羊肉养汤。从父辈开始,他们就一直经营这个行当。家里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在读驾校,希望拿到驾照好外出赚钱,小儿子则在店里帮忙。

在这个最高建筑只有6层楼的小镇上,即将兴建的新机场,似乎还未触动当地人的神经。

B

探访“新机场” 占地约3300亩 去年开始“三封”

“距离场镇大概2公里左右的西北方向,向三岔湖那边大概就是新机场的位置。”站在9米高的观测架上,芦葭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陈世君指着眼前一大片农田介绍说,估计新机场占地3300亩,主要在芦葭镇境内,涉及本镇居民大概有700多户、2500多人。

放眼望去,农家住宅三五成群,散落于黄灿灿的油菜花地之间,一座座不高的小丘陵将村落和农田间隔开来。

现在芦葭镇只有一条简仁路是二级乡镇公路,其他的都是乡道或者村道,但从现在的交通状况来看,芦葭镇距离成都并不远,而且可通行的道路也比较多,从成渝高速至简阳收费站下高速,或经成简快速路经石盘镇、石桥镇,再或经三岔湖快速通道,接简三路,花费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基本都可以抵达芦葭镇。预计明年上半年通车的成渝客专简阳南站,距离芦葭镇也不过12公里。

从去年6月开始,大概有五六批专家,接近80人专门来到芦葭观测,最多一次来了40多人,为此镇上还专门为其搭建了个9米高的观测架。

新机场位置虽然一直在确定当中,但为了今后施工做准备,从去年6月开始,芦葭镇已开始实行“三封”政策。即“封户、封建、封地”,陈世君称,除了正常婚嫁外,不再迁户至芦葭,这就是封户;封建是指在满足当地居民的基本需求之外,不再新建建筑;封地则是不再进行土地租赁等流转。

C

商机初现 成都投资公司 专程实地考察

“三封”难以阻碍敏锐的投资者对芦葭新机场的浓厚兴趣。也是从去年6月至今,上门询问、电话咨询的人络绎不绝,将近一年时间,前前后后到镇政府问询的有40至50批次,将近百人左右,打到办公室的咨询电话大约有40通。

昨日下午2时许,一位平头、大个、穿着棉T恤的外乡人,驱车来到芦葭镇镇政府。他叫项玉龙,名片上写明的身份是成都易洲投资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特别助理,因为看到新机场建设带来的商机,前来镇政府咨询相关事宜。

他告诉记者,公司初步计划投资2000万元以内,建设酒店、餐饮等机场配套,并通过与旅行社合作开展旅游业务,“目前考虑是租地,今后发展了,也可能买地。我们估算这个项目投资回报率在40%~50%。”

事实上,易洲投资公司关注成都新机场商机已经两年了。“之前我们对金堂关注更多,上个月中旬,我们开始感觉到风向开始倾向于芦葭,看了成都商报后,知道地点确定了,就立马赶来了。”项玉龙说,凭借他多年投资咨询的经验,他认为机场建设后,物流和机场配套带动最为明显,其他的还有待观察。

当天傍晚,项玉龙在看完机场场地后,通过电话告诉记者,“离开工至少还有6个月,目前还在咨询,还未进行初步洽谈,但这个机场投资规模很大,如果能谈下来,我们这个计划一定会实施。”

陈世君说,大多数都是来问能不能租土地,想做观光农业的,准备兴建大型机械厂、物流企业、旅游公司的都有,“但是具体规划才起步,我们也需要等待上级部门的指示,这些咨询都回绝了。”

D

村民期盼 新机场修起来 儿子回来做生意

除了络绎不绝的投资者,出外打工的年轻人也显示出了对家乡的热情。

一走进位于新机场选址范围内的烈士村十一组,便有将近10个村民跟随记者周围,他们对新机场的关心溢于言表。如今的烈士村十一组是个典型的“留守村”。43户,163人,但常年在村中居住的只有50多个人,基本都是老人和小孩,房屋都比较老旧。

67岁的施开林和60岁孙菊英夫妇就是留守村庄的一户普通农民,两个儿子分别在西昌、成都做饮食生意。“每个月两个儿子都要打两三次电话,从去年听到这个消息开始,每次打电话都要问新机场有没有消息。”孙菊英说,新机场要是修起来了,儿子就可以回来了,可以在家乡做生意、打工,家人可以在一起了。

与村民比较,场镇居民对新机场的建设表现得要“淡定”一些。场镇居民胡相海今年46岁,2年前花5万元买了一辆二手货车,在周边跑起货运。“现在各地交通改善了,我的生意越来越差了,‘三封\’以后,生意更加冷清。以前一个月赚的钱,现在半年都赚不来。”胡相海说,机场建设了的话,受益的主要是大型物流公司,自己目前每月收入只有2000多元,还不如外出打工的儿子,还经常熬夜。

李英绿是温州人,3年前和老公在芦葭农贸市场开起了当地最大的超市,面积400多平方米,每年租金2万元,一下子与房东签了10年合同。她告诉记者,当初选择在这里投资,与机场建设并无关系。

当地楼市更显得波澜不惊。作为温州人,李英绿告诉记者,尽管她知道机场要建在这里,目前也没有在镇上置业的打算,周边乡镇有很多温州老乡,大多和她的想法一样。当地最高的建筑,是一栋在简仁路边的住宅楼,外观白绿相间,看起来已经有些年头,底层设有店铺,都拉着匝,并未使用。“谁会在这里租店面啊。”当地一位中年人说,但他认为今后这里房价还是会涨的,可能还未到时候。

新闻推荐

天府新区“三纵一横”年内贯通 2013年天府新区建设方案出炉

■确保天府大道中轴线、红星路南延线、元华路南延线“二绕”以北段和正公路东西延线全线贯通,年内形成环形通车能力■加快编制天府新区生态绿隔区域、中坝片区、老君井乡场镇片区等控制性详细规划...

简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简阳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简阳芦葭火了新机场未破土 投资客已涌来 成都商报记者昨日实地探访成都新机场选址地简阳芦葭镇)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