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晓 本报记者 段玉清
9月19日一早,简阳市石板凳镇敬老院。刚刚在食堂吃完早饭,67岁的何文芳便走到楼后猪圈里给猪添食,把饲料填到食槽里,栏里10多头猪便围了过来。“每天来喂两次,打发了时间,还为敬老院做了好事。”何文芳边舀饲料边说。
何文芳是石板凳镇三圣村的五保户,自从两年前住进敬老院,他就担起了敬老院的“后勤”工作,敬老院后面占地100多平方米的猪圈和10亩的菜园子成了何文芳闲暇时的活动场地。“前几天刚收了南瓜,眼看着园子里的柚子马上也熟了。”何文芳说。
菜园子里,种植了芋头、小葱、核桃、柚子等时令蔬菜和果树,一处冬瓜架子旁,60多岁的刘仁泽、刘仁树正忙碌着。“没事的时候来这里干干活,不仅能挣零花钱,还能锻炼身体。”刘仁泽说。
“目前石板凳镇敬老院正探索‘以院养院、以副补院\’的‘院办经济\’。”石板凳镇敬老院院长王学华介绍,该院老人在院内养猪10多头,并合理利用院内10亩闲置土地,种植了蔬菜、水果等。敬老院内还专门成立管理班,根据老人的身体情况定期组织人员进行管理。“目前,敬老院内发展种养业每年可创收10万余元,很大程度上补贴了敬老院的日常支出。”王学华说。
目前简阳市共有敬老院67所,其中约60%已积极探索“院办经济”,并取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新闻推荐
当下正是草莓采收季。最近几年,简阳市石板凳镇通过发展草莓种植业,形成了以官堰、杨泉、莲花、高丰、先锋村为核心的环线莓廊,草莓种植区域从去年的13个行政村发展到今年16个行政村,草莓面积增加了10...
简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简阳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