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江区明德小学少年宫腰鼓队欢快地跳出各种队形。每周三下午,简阳市贾家镇中心小学校园都是一派热闹场景:操场上,小号队、腰鼓队在专业教师的带领下进行敲击吹奏表演;教学楼各类活动室里,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弹电子琴、剪纸、绘画、编织……这是该校少年宫开展活动时的场景。
■ 本报记者 杨佳鹭
“‘学校少年宫\’是依托中小学校现有的场地、设施和师资力量,配备必要的设备器材,依靠学校教师和志愿者进行管理,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组织指导中小学生开展普及性的科技、娱乐、文体、教育等活动的公益性场所。”市文明办有关人员介绍,自2011年启动学校少年宫建设至今,资阳市已在全市185个乡镇中实施中央公益金项目支持建设乡村学校少年宫36个,自建学校少年宫218所。
为推动学校少年宫建设,资阳市相继出台了系列文件,采取自建、共建、援建、捐建等形式,抓好活动场所、器材等硬件设施建设,为学校少年宫建设提供政策和资金保障。坚持“公益性、基础性、依托学校、特色发展”基本原则,依托现有学校教师、道德模范、文艺工作者、民间艺人、离退休老同志、志愿者等资源,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保障少年宫活动的有效开展。同时,大力实施“一校一特色,一宫一品牌”,各学校少年宫开展了电子琴、经典诵读、绘画、跳绳、科技制作等培训课程,充分利用“我们的节日”、“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美德少年评选”等活动载体,推进多种文体娱乐、科技实践、技能培训、心理生理教育等活动,切实发挥了少年宫的阵地作用。
“我以前好羡慕城里的小朋友能坐在钢琴前弹奏优美的乐曲,现在我的梦想成真了,能在学校少年宫学习识谱和弹琴,我并不比城里的孩子差。”11月28日,在雁江区松涛镇明德小学少年宫的钢琴室里,正在弹琴的学生段欣瑞告诉记者,她喜欢这里。
来接孩子放学的陈女士告诉记者:“自从有了少年宫,孩子们有了更好的发展空间,我们这些大人都宽心了许多。”
“让我们农村的孩子也享受校内外优秀教育资源和成果,减少城乡差距,培养他们的学习爱好,开阔视野,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他们的艺术素养。也让他们放学后有地方去、有场所玩,让孩子的梦想在乡村学校少年宫绽放。这正是我们建设‘学校少年宫\’的初衷。”明德小学负责人说。
据悉,今年以来,资阳市加大学校少年宫建设力度,在全市开展文明单位结对共建学校少年宫活动,全市320个各级文明单位与254个学校少年宫开展了结对共建工作,文明单位资金支持500余万元,物资支持100余万元。截至目前,全市共争取中央建设资金720万元,运转经费200万元,地方财政投入资金1300余万元,今年年底前,少年宫将覆盖到全市所有乡镇学校、城区所有学校。
新闻推荐
自来水厂全景。■本报记者王继谭阁飞实习记者雷彬11月18日,有着“天府明珠”美誉的简阳市三岔湖碧波万顷,冬日寒风中依然魅力诱人。在湖区大坝处,三岔湖自来水厂取水口如巨龙饮水直插湖...
简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简阳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