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段玉清
又到冬草莓上市的季节,简阳冬草莓采摘游也开始火起来。与往年不同,作为简阳冬草莓主产区,石板凳镇今年推出了草莓采摘限价令:丰香草莓最高30元一公斤,红颜草莓最高60元一公斤。
产品限价,这样的事并不少见。从出发点来看,地方政府对某种产品出台限价令是好意,本意是想保护消费者权益,维护地方形象。但从很多地方的实施效果来看,限价令并不见得如人意:将指导价定得过高,可能会变成诱导价,引发商家新一轮的“涨价潮”;将指导价定得过低,商家没有积极性,为消费者提供的产品可能也会大打折扣。
因此,现在社会上对于限价这种用行政手段干预市场的行为,看法不一。有人认为,限价杜绝了宰客现象,规范了市场秩序。但有人认为,限价过多干预市场,打击了商家或者生产者的积极性。
那么,如何避免出台限价令变成“好心办坏事”?记者认为,这就要求政府在制定指导价时不能拍脑袋定价,也不能搞价格“一刀切”。要在充分遵循市场规律的前提下,根据限价商品的成本、品质、档次等进行阶梯式限价。这就要求政策的制定者不能“懒政”,要多调研、多了解,主动作为,创新机制。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王成栋)洪水来临时,如何救援受困群众?4月28日,全省21个市州防汛抗旱部门齐聚简阳市石盘水库,参加由省防汛抗旱指挥部组织的防汛冲锋舟应急演练。演练持续半个小时,科目包括冲锋舟应急启动队...
简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简阳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