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口中的“断头路”。1月4日,简阳市董家埂乡高家湾村三组一村民拨打本报新闻热线26656119称,村里集资修建水泥路,自己家明明上交了集资款,但是路却没有修到家门口。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1月5日,记者来到现场进行调查。
村民
集资款已上交 水泥路却没修到家门口
5日,记者到高家湾村三组时,拨打热线的村民已外出务工,其母亲杨大婶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在杨大婶的带领下,记者看到该村民小组内新修的水泥路,宽约3米,厚近20厘米。沿着水泥路步行了1公里左右,便来到了通往杨大婶家的岔道。
在岔道口,记者发现,岔道右侧是新修的水泥路继续向前延伸,而在岔道左侧却只铺设了一段长约3米的“断头”水泥路,再往前走则是凹凸不平的土路。从岔道口的“断头”水泥路到杨大婶的家门口,记者用步幅粗略地丈量了一下,大约有150米左右的距离。
“集资是按人头算的,我们家4个人一共交了4400元。”在杨大婶家中,她边向记者出具她家集资交费的收据边介绍,这条路是去年11月份左右开始修的,但是在铺设村主干道水泥时,有和她家外差不多距离的土路岔道直接铺设成了水泥路,但也有同样没有铺设的。“都是交的一样的钱,凭啥子别人外面的(土路)可以修成水泥路,而我家外面的就不得行?”杨大婶及其家人对此不能理解。
部门
修主干道和入户路需要分别上交集资款
此前,杨大婶和她的家人也向村委反映过此事,但村委干部告诉他们,岔道口到家门口的土路属于入户路,如果需要铺设成水泥路,则需要另外上交一定数额的资金。
在了解情况后,记者随后来到董家埂乡政府。乡农业服务中心负责人李官保告诉记者,对于高家湾村修建水泥路的情况,他非常了解。“村里面修水泥路主要分为村(组)主干道和入户路,根据相关政策规定,这两种都是需要村民分别筹集部分资金的。如果村民只交了修建村(组)主干道的集资款,而没有交修建入户路的集资款,施工方肯定不会将水泥路从主干道上修建到村民家门口的。”
“在修建过程中,施工方必须是严格按照规划图纸来建设,期间我们也对其进行了全程监督。”为了确认杨大婶家外的岔道是否属于规划建设入户路,李官保带着规划图纸与记者一同到高家湾村三组进行现场核对。“因为每一个村修建多少距离的主干道和入户路,都是通过召开村民大会现场商讨决定的,决定之后再统一绘制详细的道路修建规划图纸,然后就不能再随意更改。”
通过现场核对,杨大婶家门外那一段长约150米的岔道土路不在规划图纸内。“这就表明她家只交了修建主干道的集资款,而并没有交修建入户路的集资款,所以才没有将水泥路铺设至她家门口。如果现在需要修建入户水泥路,一是可以全部自己出资铺设;二是可以自己筹集部分资金,等待申请下一轮的相关项目资金支持。”李官保表示他会和村委干部一同前往她家进行详细解释并作好相关工作。
本报记者 朱涛
新闻推荐
近日,简阳市书法家协会的会员们来到简阳市石板凳镇先锋村挥毫泼墨,免费为当地群众书写对联和“福”字。本报记者朱涛摄
简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简阳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