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城市发展史来看,城市的发展命运往往取决于交通方式。先进交通方式的出现可能影响和改变一个城市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轨迹。对于成都而言,天府国际机场建设就是一次足以改变成都未来发展的历史性机遇。建设天府国际机场为成都营造了新的发展环境、注入了新的发展动力、提供了新的发展路径。成都需要以天府国际机场建设为契机,确立新的发展思路和工作重点,助推城市发展。
建设洲际型中枢型机场
促进向国际区域性中心城市转型
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背景下,城市的增长取决于其活动范围、连通程度和速度。作为一个规划标准为飞行等级4F级、6条跑道、旅客吞吐量9000万人次的大型枢纽机场,天府国际机场将极大地扩展成都的全球活动范围,与更多的国家和地区形成紧密而高效的经济社会联系,对全球性人流、物流、资本流、技术流和信息流的流转和配置发挥重要作用,成为全球城市网络中的组织节点,对全球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将产生越大越大的影响力。成都需要以全球的视野审视城市的未来,站在世界的高度思考城市的发展,将天府国际机场建设成为我国面向欧洲、东南亚、南亚、中东和中亚的国际空中门户和承担远程亚欧洲际航空运输的洲际型中枢型机场,进一步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加快由国内区域性中心城市向国际区域性中心城市转型,在全球经济、特别是泛亚地区经济社会事务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扮演更重要角色,成为世界城市网络体系的重要节点。
建设新型航空城
打造成都城市发展的新增长极
自民用航空机场出现以来,城市与机场就密不可分,但两者之间的关系却呈现出由机场依附城市、城市追随机场到机场变成城市的演变过程。早期的机场只是城市的一个对外交通枢纽,依附于城市发展;随着机场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客货流量的增加,在其周边引至关联产业的形成,集中了相当数量的居住人口,形成为航空运输提供综合服务的航空城;大型枢纽机场拥有庞大的航空客货流量,由此而衍生和吸聚与航空运输相关产业向机场周边地域集聚,形成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临空型产业。随着空港、产业(企业)以及航空城之间关联性、整体性与协调性的增强,产、港、城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协调、相互促进,从而形成一个整体性、系统性的地域功能体:新型航空城。新型航空城以大型机场为发展核心,结合引进依赖型、关联型与诱发型产业,形成以航空运输及其服务为主的新型城市地域,成为具备生产制造、商业、国际交流、居住、休闲购物、研发等多功能新型航空城市。
天府国际机场规划总用地面积约52平方公里,与其相关的空港经济区范围达到500平方公里。从长远发展来看,成都应当借鉴美国丹佛、荷兰史基浦、韩国仁川等地的经验,借助于代管简阳市的有利时机,依托天府国际机场规划建设新型航空城,扩展城市发展空间,成为促进城市发展的又一增长极。
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着力
推动成都产业发展要素全球化配置
天府国际机场的建成营运将从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对成都未来产业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
从微观方面来看,随着天府国际机场投入营运进而形成庞大的航空客货流,将围绕航空客货运输活动形成临空关联性产业的集聚,形成临空经济区。综合考虑天府国际机场的性质与功能定位、在全国的地理区位、所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条件以及成都“一市两场”的机场分布模式,其临空经济应当着重发展五大产业。一是临空物流业。发展国际和国内航空物流,成为中西部地区国际货运口岸、西部内陆航空物流中心。同时依托成都平原的种植和养殖业发展基础和四川山区特色鲜活农产品优势,发展特色化的农产品航空冷链物流;二是航空维修服务业。依托成都集飞机设计、研发、制造和测试等一体的航空产业优势,发展包括飞机维护保养、检查、零配件更换、修理等在内的航空维修服务业务,力争成为国际航空主力机型的亚洲维修中心;三是临空制造业,在临空经济区集聚发展产品体积小、价值大、运输半径大、时效性强、物流量大的产业;四是临空鲜活农业,依托毗邻机场的优势在临空经济区及毗邻区域发展高附加值的鲜活农产品种植和养殖业;五是临空附属服务业,包括建设航空旅游集散中心、大型航空旅游中转性商业综合体,设立国际旅游免税店、建立跨境电商交易平台、发展产品分销中心,以及发展会展业、总部经济和高端教育培训业。
从宏观方面来看,天府国际机场建成营运将对成都未来的产业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一是影响和改变成都产业发展类型。新机场形成的全球性航空运输网络,为成都搭建起了连接全球各洲、通往世界各地的空中大通道,将极大地促进和推动成都外需主导型产业的发展;二是影响和改变成都产业发展的要素来源。新机场建成营运后将更有利于国际人才的短期频繁进出和相对稳定停留和居住,进而带动国际资金、技术、信息的流动,使成都能够更好地吸聚国内外、尤其是国际资源要素,推动产业发展要素的全球化,提升成都产业发展水平和全球竞争力;三是影响和改变企业生产组织方式。有利于成都借助于机场形成的全球网络,改变企业生产组织方式,适应国际市场多变的市场需求,推进柔性化生产和供应链全球化,增强制造企业的灵活性和应变能力,缩短产品生产周期,节约生产成本,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四是影响和改变成都制造业的发展方向。成都要依托机场形成的航空运输优势大力发展体积小、价值高、附加值大、运费成本占产品总成本比重低、承受运价能力大的产业。
更好发挥大型枢纽机场的作用
促进机场腹地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成都天府国际机场作为大型区域性枢纽机场,将完全改变周边乃至更为广大区域客货运输的流量、流向、流动频率以及交通组织,从而对该区域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关系与功能组合、道路走向与路网布局、道路等级与运输能力、交通枢纽设施建设等提出新的要求。需要以天府国际机场为中心构建区域性综合交通体系,完善航空客货集疏运体系,统筹发展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统筹铁路路网、城市轨道交通路网、高速公路及普通公路路网,统筹各类各级交通枢纽设施建设,形成相对独立、枢纽与运网连接、多种运输方式衔接的次区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更好地发挥大型枢纽机场的作用,促进机场腹地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作者:西南交通大学区域经济与城市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资料链接
四川省“十三五”规划《纲要》
第十二章第三节提出
全力推进成都国家级国际航空枢纽建设,建成成都天府国际机场,优化成都双流机场,巩固航空第四城地位。
成都市“十三五”规划《纲要》
第三篇 第三节提出
完善双流国际机场设施和功能,加快释放双流国际机场空域,提升双流国际机场客货运能力。加快成都天府国际机场规划建设,同步推进成都天府国际机场综合客运枢纽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力争2020年前建成投用,形成“一市两场”的航空枢纽双节点格局。
新闻推荐
唐良智主持召开市政府第120次常务会议传达中央有关文件和会议精神 部署贯彻落实工作 钟文
本报讯(记者钟文)昨日,市委书记、市长唐良智主持召开市政府第120次常务会议。会议传达学习了近期中央发布的《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意见》两个重要文件...
简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简阳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