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刁觉民
春到五凤,繁花似锦,风景如画。然而,对于五凤人来说,最让他们自豪和怀念的,是那些散落于大街小巷中的古井:传说的龙凤井,传奇的齐沿井(奇缘井),神秘的仙泉井,古老的绞子井。这些井,不仅是五凤人生活的一部分,也是古镇历史变迁的见证。
在众多古井中,最让我感兴趣的是凤池边的半山井。这井,五凤先民称之为“仙人泉”“老人泉”,现在俗称“半山井”。
漫步凤池,垂柳依依,怪石嶙峋,茅屋轩榭,花重似锦。花柳下一眼木栏高台的绞子井格外显眼。
两百多年前,一群江西老表筚路蓝缕而来,选择在这沱江边繁衍而居,但因地处山区和地质特殊,山涧缺水。于是,这里老乡每家每户就在河边“掘沙成坑,沉箩为井”,用箩筐隔离水面杂质,再从箩兜中取水担回家。这样的水被当地人称为“箩兜水”。民谣中“吃的箩兜水,爬的石梯梯”,就是当时五凤先民饮水困难和生活方式的写照。而到洪水季节,这里连“箩兜水”都无法饮用。
当时,这里有一户周姓人家,家中有三个儿子,个个忠厚老实,只因当地缺水导致家境困难,老大老二几次相亲未果,错过婚期。老三生性聪明,乐于助人,媒婆多次提亲,姑娘都以各种理由拒绝。老三便暗下决心,一定要想办法改变这一现状。在他的带动下,村里的年青人跟随他四处寻找水源。半年过去了,一丁点水源都没看见。同伴们打起了退堂鼓,老三毫不气馁。一天,老三早早地出门了,在烈日下四处寻找水源,转悠了大半天,仍然一无所得,就靠在一棵大树下歇息。忽然,一长须慈祥老者出现在眼前,口中反复念道:“山嘴对山嘴,嘴下有好水”,只见老者指指天,跺跺地:“天降甘露,地出醴泉”。老三正纳闷间,老人转瞬已不见踪影,老三大叫一声:“有水了!”喊声却将自己惊醒,发现原来在梦中。村中长者说这应是“仙人指路吧”,一语点醒梦中人,老三立即带领乡亲们按梦境所指搜索。功夫不负有心人,真在山嘴下找到了水源,很快打出了一眼水井。几年后老三又带领年青人将村中的路疏通,方便出行。消息传到山外,很快有人托媒提亲,成全了老三一段美满的姻缘。
随着沱江航运的兴起,五凤码头的繁荣,五凤逐渐变成“移民的一方乐土”,“异乡人”前赴后继来到五凤,置地经商,修房造屋。有的建宗祠,有的兴庙宇,有的修会馆。来自江西的老表也在这半山腰修起了“江西会馆”,他们将自己的乡愁寄情于这方山水,“溪上高楼祥光腾五凤,吴西故国报赛聚同人”(馆内对联)。民国时期当地的乡绅又利用江西会馆创办“五凤女子学校”,每当散学后,一群女生鱼贯而出。故此,这里流传着“江西馆美女如云”的民谣。她们毕业后一般会前往简阳女中或成都女中读书,上世纪三十年代与哲学家贺麟同时代走出五凤的才女陈瑞梅(毕业于华大)曾就读于此校。
新闻推荐
简阳,一座绿色环绕的公园新城实景图正加速呈现简阳市委宣传部供图良好的环境为简阳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简阳市委宣...
简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简阳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