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帮“帮主”庹麦梅(右二)捆紧钢条。济南市旅游路以南,几乎山连着山,近两个月来,“蚰蜒山”正在进行山体公园建设,其中一支来自广西的“马帮”,引起人们的注意。“帮主”是位85后女性。
马帮,是按民间约定俗成的方式组织起来的一群赶马人及其骡马队的称呼。这一古老的运输方式突然出现在济南,不少人感到好奇。“来了,看我这一身脏的。”8月12日中午,记者沿着环山公路走到尽头时,正好看到帮主庹麦梅。身材娇小的她,带着一个大大的遮阳帽,粉色的上衣,几乎染满了黑灰。从早晨5点开始,她和兄弟们赶着19头骡子,在山间往返了4趟,每趟来回大约3公里,翻越两个山头。
从最高处沿着公路往下走,也就二三百米,有10多个板房,其中一个,是马帮临时的家。
“老四做好饭了。”庹麦梅热情地招呼记者,“一起吃吧!”
三四平方米的空间里,中间圆桌上摆着六七个菜,一圈挤挤插插坐了6个人,边吃边说着家乡话,偶尔喝几口啤酒,煞是热闹。
庹麦梅的丈夫张顺朋,在兄弟四个中行三,前几天回了广西老家。正吃着饭的6个人,有老二张顺乾、老二媳妇、老四张五军,其他两个人也都有亲戚关系。
“大家在一起,好照应!”庹麦梅说。
这间板房,隔成三间,左右两间分别是老二、老三夫妇住(其他两人去工人宿舍),中间是餐厅,安装了空调,放着冰箱、洗衣机。板房外边,有自来水。
“这样的条件,算最好的了。”饭后,大家各自回房休息,二嫂宋树桃说。兄弟们一年到头都在外干活,去过江西、贵州、甘肃等10多个省市,这是第一次来山东。在外干活时,有时睡路边,有时搭帐篷,有的地方,搭帐篷都有人收地皮钱。
常年赶骡子运输,有很多危险。骡子和马相比,更能负重,也更能发脾气。有一次,一头骡子跌倒了,宋树桃好心去扶,被骡子一蹶子踢到额头,缝了10多针。现在,还有一道两三厘米长的疤痕。
下午两点多,整个工地开始苏醒。一辆大铲车轰隆隆来到马帮的临时住处外,铲沙子运到一处人行下山台阶前,车轮再也无法前行,这里便是马帮运输的起点。
现场施工人员介绍,济南市正在打造千佛山—佛慧山—金鸡岭—蚰蜒山绿道网,运输建材需要翻越两个小山头,车辆无法通行,人工耗费高,所以,骡马运输成了最好的选择。
大铲车行动没多久,庹麦梅和兄弟们来到树林里,给骡子修脚掌、喷药驱蚊。一头骡子单程负重四五百斤,又走在陡峭的山间。为了保护蹄子,必须钉上铁掌。这头骡子的铁掌,不知什么时候掉了。庹麦梅用镰刀,一下下把坏了的蹄子割下来。看骡子圈的四五条狗,一下子围上来,争着吃从蹄子上割下的腐肉。
庹麦梅和弟兄们,两个多月前从福建来到济南,一共来了11个人、40头骡子,现在分散到蚰蜒山、平顶山、金鸡岭三处干活。这个活儿是庹麦梅联系的,一切和外界打交道的事务,都是她在打理。除此之外,装沙子、搬石头、抬钢条,她样样不输男人。“我的体重是94斤,这一铲子就七八十斤。”庹麦梅说。
当天下午,有的骡子运沙子,有的运钢条。“啊——啊——”每给一头骡子装满建材,庹麦梅和兄弟们就吆喝着骡子走。
“这些骡子很聪明,即使陌生的地方,走一趟,它们就能记住路。”庹麦梅非常自豪。
骡子们驮着满满的建材,走在高洼不平的路上,有些趔趄。这些骡子,都是庹麦梅和弟兄们在当地购买的训练成熟的骡子,价格低的一万多,高的三四万元。庹麦梅和弟兄们熟悉每一头骡子,也知道哪几头骡子喜欢在一起走。他们的家乡广西百色,盛产优质马匹和骡子。当地很多人,都在用骡马搞运输,虽然这些年规模在逐渐缩小,但一直没断。
“总有车轮子去不了的地方。”庹麦梅说,“骡马队总有用处。”正是认准了这个理儿,庹麦梅和丈夫的几个兄弟,购置了骡子,走南闯北搞运输。风餐露宿,运沙载石,爬山越岭。10多年间,夫妻俩生养了三个孩子,在老家盖了新房,在镇上买了地皮,还在市里买了一套楼房。
把所有东西,都装载好,庹麦梅最后一个赶着骡子往下走。“你的骡子,多大了?”庹麦梅边走边接起手机。她打算给老四再买几头骡子,“一家老小都靠他自己,得让他多挣点。”
“这个女帮主,干活比大男人还厉害。”工地上专门给马帮运输计数的师傅说,此前一天,马帮往山上运了108趟,按单程450斤算,一天下来,运输24吨,“这个帮主一个人估计得装6吨。”
农村大众报记者魏新美
新闻推荐
近日,在济南堤口路与官扎营新街交叉口西南角,一处利用原有施工遗留的零碎地块建设的社区“口袋公园”向市民开放。...
济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