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骑手、主播、试吃员、互联网营销师、密室中控运营师……近年来涌现出的这些新职业“打工人”,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新业态从业者。记者调查发现,不少人借此拓宽了就业版图,同时,这些新业态从业者也面临用工超时、人才培训机制不完善、缺乏稳定长远的职业规划、晋升机制有局限等问题。
如何加强对新业态从业者的合法权益保护,成为一项民生拷问。
8月31日凌晨,一通12345市民服务热线的接听时间大约持续了20多分钟,并且仍没有挂断迹象……伴着电话那头逐渐缓解的哭泣声,热线接听员的暖心安慰看来起到了很好的舒缓作用。
“问题描述:26岁网络主播,属新业态从业者,投诉:‘严重超时加班’”……在当日的热线工单记录栏,工作人员记录下来电人的诉求。
记者采访多位接线员了解到,梳理12345市民服务热线的电话、短信、市长信箱、微博、微信、手机APP等24小时市民诉求渠道,来自快递员、主播等群体的“忙到飞起”“说好的技术培训呢”等深夜吐槽,已经不是新鲜事。
2019年至今,人社部发布了多个批次的新职业,助力传统职业改造升级,优化服务品质和效率。但创新商业模式的同时,能否让新业态从业者“开开心心上班,踏踏实实回家”,成为关注热点。
记者通过采访10余位快递小哥和网络主播、试吃员、AI从业者等新业态从业人员,以此洞悉“深夜吐槽”背后的新业态打工人现状。他们“一直在跑”
8月23日晚,记者来到市中区英雄山路附近的商超和美食一条街,一溜小跑地跟随外卖骑手们送餐。他们告诉记者:“我们‘朝九晚九’或‘朝七晚十’跑步前进。用这个时长保证单量,用这个速度保证送餐准时率。”
晚上8点40分,市中区领秀城贵和商场的保安亭外,外卖骑手杨树军(化名)急得直跺脚。“如果这单消费者因不满意投诉,我这一天就白干了!”刚刚,他因为看错订单信息,送错了餐。
“一天的工作时长超负荷,精力跟不上,看错了订单号。”杨树军早上9点准时上线,开完早会便开始接单送餐,一直忙碌到晚上9点。下午2点到4点他可以休息两个小时,每个月休息两天。“为了保证单量,很多骑手早上7点多就开始打卡送餐,一直到晚上10点。”
采访中,外卖骑手李全明(化名)不时查看手机中的“骑手排行榜”,这里记录了单量、准时率、平均时长、配送距离等数据。“拥有紫色奖牌的骑手位居榜首,很多榜首骑手早上6点就开始上线直到半夜。我上午请假1小时,目前送餐时长位居24名,团队倒数。”
2020年2月,被亲切地称呼为“外卖小哥”的“网约配送员”被正式列入国家职业目录。不难看出,“一直在跑”不但是他们日常的工作节奏,也是工作时长的另一种体现。对此,在热线回访中,某外卖平台历下区一站点的负责人表示,为了保障骑手在高温下安全送餐,站点配备了防晒冰袖、防晒霜、车载小风扇等,还通过骑手招募信息规章、弹性轮班等制度,尝试着“让大家有更多的时间休息”。遭遇职场“天花板”
在记者采访的新业态从业者中,无论是主播、试吃员,还是剧本杀从业者、密室逃脱“打辅助”,他们普遍担忧的问题是,缺乏技术傍身、晋升渠道有局限,易遭遇职场“天花板”。
在济南某电商公司任职直播运营总监的何森(化名)认为,主播的新职业身份并没有想象中那么时髦。除了超长的工作时间让从业者“无社交”,培训机制的欠缺也让他们接触技术“大佬”的机会少之又少。
统筹全局、查看产品上下架、通过场控人员对接库存和手机实时监测、连线主播助理、调试设备和灯光、预约每场直播的出单量、对接负责大数据分析的投手人员……从早上8点到公司,何森开始了一天繁忙的工作。在何森看来,“干这行,年轻人想走得更远,经验和技术同等重要。”
“我一直想学习投手、数据分析。”何森说,“很多电商公司没有完善的人才培训机制,希望在控制工作时长的基础上,完善人才成长渠道。”
同样,一位网名“快乐小羊羔”的试吃员,对于新职业的看法是“职场长远规划为零”。
“我们试吃员团队经常是从早吃到晚,最夸张的一次是早上7点出门试吃特色早点,一直吃到晚上12点的夜宵摊。”“快乐小羊羔”的工作主要是通过全市探店的形式开展。选择该职业的初心,是因为对“巧克力品尝师”等新职业的憧憬。该职业要求味觉敏感,并拥有丰富的营养学背景,而且会接受专业的味蕾训练。“但成为一名试吃员后,无技术、没人教,职场规划竟成空谈。”权益保障不断加强
面对新业态催生的新职业,新鲜之余,所涉及的用工时长、收益保障、技术培训、职业发展等方面,依旧还在不断探索中。
12345市民服务热线接到不少这方面的建议。市民张先生拨打热线,建议让从事新职业的年轻人能够合理利用泉城书房、“快递小哥”阅读驿站等,有个地方凉快、有个去处充电。退休教师王先生则表示,年轻人加入新业态,是一种社会进步,为他们筑牢保障,助他们闯一番天地,人们对于新职业的认可度也将更高。
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21年济南市政府工作报告均提出,要加强新业态从业人员就业服务和社会保障。近日,由多个部门共同印发的《关于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指导意见》规定,要规范平台企业用工行为,须订立书面协议,还要完善休息制度,节假日应支付更高报酬。
济南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王壮表示,济南将加强新职业人才队伍建设,深入推进全新“金蓝领”培训、企业新型学徒制培养等项目,加强“泰山产业领军人才”“齐鲁首席技师”选拔,加大“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齐鲁技能大师特色工作站”载体建设。
同时,济南将加大对从业者的保障力度。近期,济南市正在发放新就业形态灵活就业人员意外伤害保险补贴。该补贴涵盖济南市行政区域内,依托电子商务、网络预约出租车、外卖、快递等新业态平台灵活就业且办理就业登记并购买意外伤害保险的人员或所依托的平台企业。
围绕补齐权益保障短板,济南正在不断探索提出促进新职业健康发展的政策法规体系建设,保证新行业、新职业未来朝着良性、可持续方向发展。 (本报记者孙慧娟)
新闻推荐
近日,六家快递公司先后宣布,从9月1日起,快递派费上调0.1元/票。这意味着快递员每派送一个快递,将多赚一毛钱。“快递员每...
济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南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