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济南 今日章丘 今日平阴 今日济阳 今日商河
地方网 > 山东 > 济南市 > 今日章丘 > 正文

二十四节气的育人图谱先人智慧时节之美

来源:济南日报 2022-03-31 11:36   https://www.yybnet.net/

“雨水”始,“立春”定。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的第一秒起,就有了中国文化的定义。在济南,二十四节气也成为学校和家长培育学生文化自信的重要切口。

在泉城校园里,二十四节气课程贯穿全年始终,孩子们在谷雨时研究茶文化、春分时竖蛋、惊蛰时做香囊,在丰富的课程架构中感受传统文化。同样,许多家长也纷纷从节气中汲取育人智慧,引领孩子用开阔的视野看世界,并带他们了解节气背后深藏的先人智慧。

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这一由学校和家长合奏的“二十四节气育人曲”。

学校篇 将二十四节气视为“一条线”

贯穿学校教育全年始终

“假如说二十四节气是一条线,我们是将这条线贯穿学校教育全年的。”济南市章丘区清照小学综合实践教师刘栋梁说。2017年,清照小学成立课程组,打造出二十四节气课程。目前,课程板块主要有“跟着节气学诗歌”“跟着节气学美食”“跟着节气学博物”“跟着节气测日影”“跟着节气学绘画”等。

5年来,学校在课程开设上积淀了诸多成果。学校以二十四节气为主线,收录了139首诗词,开发出《与黎明共舞》晨诵读本。此外,“跟着节气测日影”课程已连续开展三年,目前已经收集数据100余组。每组数据含测量时间、太阳高度角、影长等。据刘栋梁介绍,测日影是全校2000余名学生都能参与的课程,很多孩子都对测量知识耳熟能详。“有些学生学会相关方法后,还会告诉同学、父母以及学弟学妹。更神奇的是,去年冬至,我们测量完相关数据后,对当年冬天是否属于冷冬作出了准确判断,这就是数据积累的优势。”

同样,在济南市大明湖小学,孩子们在丰富的课程中感受着传统文化的丰富与美好。早在几年前,大明湖小学便构建了二十四节气课程。据大明湖小学副校长郭骏介绍,学校课程内容丰富且贯穿全年始终。比如,在“舌尖上的二十四节气”项目中,老师和学生在春分时利用韭菜、菠菜、香椿、春笋等制作时令菜肴,夏至时巧手做什锦面,白露时吃白物……同样,在“创意制作”项目中,学生在春分时制作风筝,惊蛰时制作香囊,大暑时制作扇面,立秋时创作落叶画,冬至时剪窗花、画数九图。随着课程的开发,许多学科教师还自觉将学科教研与节气相结合,先后开发出“走近汉字文化,感受时节之美”“建筑里的冬至大如年”等课程。

济南市师范路小学也将二十四节气纳入课程开发关键词。据师范路小学教导处副主任王荣娜介绍,上学期,学校组织24位青年教师进行课程开发,并录制了24节微课程。每节微课时长约5到10分钟,内容包括习俗介绍、古诗介绍、活动建议等。此外,学校开设了节气升旗课程,组织班级在国旗下开展诗歌朗诵、节气表演等活动。学校定期组织各学科、各年级召开节气融合研讨会,还在青年教师的朗读会中加入节气内容,力图达到“处处有节气知识”的效果。

用节气打开教育的“时空”让劳动教育思路更加开阔

二十四节气所蕴含的是中国古人面对的诸多生存难题和朴素的生存智慧。很多学校在开展劳动教育的过程中,也将二十四节气贯通其中。

济南市历下区盛和小学于去年11月开辟出20余块菜地,添置了农具、石桌、石凳、木门、秋千等,并将菜地分包到班。当年冬至,同学们一起分享了保安爷爷在原有菜地种出的大白菜。虽然每位同学只分到了一片菜叶,但形式多样的实践及分享活动,让他们充分体会到了劳动带来的快乐。今年春分,孩子们在菜地里种下韭菜、生菜、花生、红萝卜、西红柿、豆角等,学校的育人课程“种子的故事”也正式启动。

值得一提的是,从菜地开垦到播种,全部都有家长热情参与的身影。为鼓励家长更好地参与孩子的成长,学校还专门为家长安排了指导教师。

按照盛和小学校长高卉的规划,学校将以节气为节点,每逢节气对上一个节气的收获进行展示,并通过会劳动、绘故事、慧成长等形式,以家校携手的方式,帮孩子梳理正确的成败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我们盛和的孩子都知道一句话: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我们希望用这种形式,让孩子们真正把握二十四节气里的教育价值,了解劳动的艰辛与智慧、四季的更替与诗意、大地的沉稳和能量。”

同样,在济南市景山小学校长韩广玲看来,二十四节气为现代教育提供了大自然的“时间表”,打开了学校教育的时空,让学生的课程更加开阔。基于这一理解,学校以项目化研究形式开展“24+四季劳动”主题课程,让学生动手劳动、亲近自然、传诵经典、弘扬诗韵。在刚刚过去的春分,学校组织了诗词大会、书法大赛、放风筝活动。此外,一、二年级的学生开展了竖蛋、不倒翁综合实践活动,三、四年级的学生学会了拌凉菜和认识野菜,五、六年级的学生通过思维导图制作春分农事活动笔记。“这是一个审美、感官充分打开的过程,是人与自然心心相印的过程,也是一个让孩子读懂先人、读懂大地、读懂身边万物的过程。”韩广玲说。

传统与科学的“融合”在创新中拓展节气育人价值

二十四节气既是感受传统文化的“切入点”,也是学习现代科学知识的“结合点”。

本学期,济南市甸柳第一中学开设了《中国人的二十四节气》课程。据甸柳一中教科室主任巩征美介绍,在课程开设的过程中,学校注重挖掘“节气里的科学”,比如,在制作风筝时,让学生比一比、试一试、想一想,让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有效结合。

据济南市甸柳第一小学二年级年级组长李帅介绍,学校在开展二十四节气课程时,注重评价机制的使用,活动开始前进行问题前测,活动过程中有效引导,活动结束后,进行多方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与“幸福小管家”“小明星”评选挂钩。“为了更好地开展节气课程,学校还专门配备了研究团队,让节气课程更加立体。从目前的效果来看,孩子们的知识面得到了扩展,内心的品质也得到了提升。”李帅说。

同样,济南市制锦市街小学在课程开发时,注重科学知识的结合。团队利用微信公众号推送二十四节气内容,还在每篇微信推送的最后设置思考和研究的问题,例如:如何计算节气日期?并在网页上呈现计算公式、公式解读、闰年数等内容。研发团队还通过“微信小程序”功能,设置节气课程的课后反馈及练习题,将线下的数学、科学等学科内容与线上互动相结合,实现学生和学习内容的有效衔接,促进学生多元思考、学习和研究能力。此外,研发团队还吸收了一部分学生参与微信节日课程的后台编辑,并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深入地推广传统文化课程。

对此,济南市教育教学研究院小学语文教研员武先玲表示,在课程中,孩子们学到的是知识,树立起来的却是文化自信。他们通过节气课程了解到“为什么中国人是这样的中国人”,意识到这片土地走过了几千年的文明,而这也是文化自信的来源。家庭篇

用好“大自然的时间表”在一草一木中感受“时节之美”

为调查节气教育的开展情况及家长的重视程度,本报记者发放调查问卷,共回收有效问卷1178份。这其中,幼儿园、小学、初中学段的家长分别占比24.19%、67.15%、8.66%。数据显示,73.17%的家长了解“二十四节气被列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一事;41.77%的家长能完整背诵出“21至24个”节气名字;87.44%的家长认为对幼儿进行节气教育“很有必要”;81.07%的家长认为在幼儿园阶段及之前就该开始节气教育,这其中,有20.12%的家长认为节气教育应该开始于“三岁之前”。

值得一提的是,在“您认为对孩子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实施者是谁”一题中(多选题),有86.33%的人选择了“父母”,有88.29%的人选择了“教师”。

种种数据所描绘出的,是节气教育日益被重视的现实。这组数据,也与济南市图书馆少儿部阅读推广员司娟的感受相吻合。2017年时,她关注到节气主题的书籍推广很少见,便主动请缨从事相关工作。项目刚推出时,关注者寥寥,近两年则达到了场场爆满的程度。

在司娟看来,二十四节气是易感知、易触碰、有生命力的,它既是大自然的一张时间表,也是人与自然结合的表现。每到重大节气,她便与儿子阅读相关绘本、背诵相关诗词,遇到不懂的知识,她还与

孩子一起查阅资料。这些交流并不是刻意为之,而是顺势引导。

比如,当儿子在新闻联播中听到“惊蛰”一词时,她便用通俗的语

言进行解读,再在出门玩耍时引导他观察“有没有小虫子出

来”。送孩子上学的路上,她会借机引导他感受温度的变化、风

的变化,让其感受时节之美。此外,她还为孩子买了一盆花,让他观察植物在不同节气里的变化。

司娟建议,在节气教育中,家长不用贪多,抓住一个“点”进行渗透即可。“这个‘点’可以是诗词,可

以是美食,也可以是习俗,只要坚持下

去就会有收获。”司娟说。

汲取节气中的“自然规律”帮孩子形成最初的“哲学意识”

“规律”是济南市纬二路小学家委会会长朱戎墨与孩子交流时的高频词汇,这是他从二十四节气中汲取到的育人智慧。

“孩子有孩子成长的规律,教育有教育的规律,那如何让孩子认同规律?光靠讲道理肯定不行,借助二十四节气就是一个很巧妙的方法。”朱戎墨说,在日常生活中他特别喜欢为孩子讲节气故事。比如,当孩子问“为什么进入春天后天气还是很寒冷”时,他便为其解释节气的由来。当孩子明白节气的划分是以耕种需要而非人的感觉为依据时,便明白了自然和规律的力量。再比如,当孩子发现小区里的健身器材投下影子时,他便对孩子讲起“同一根竹竿的影子在不同时节有不同长度”的故事,并由此引申到时间和季节的变化。

朱戎墨很注重互动的“趣味性”。今年惊蛰时,他提议“孩子寻找蚊子的出没”。听到建议后,孩子便饶有兴致地在小区里的灌木丛旁流连,并惊喜地发现,原来惊蛰后真的有蚊子出没。

让朱戎墨欣慰的是,通过节气教育,孩子明白了“要按照规律”办事的道理。“虽然仍处于小学阶段,但孩子有了初步的哲学意识,比如看问题时更客观、更系列,也具有批判性思维,这一点让我很欣慰。下一步,我要在传统文化渗透上用力,让孩子不仅知道‘是什么’,还要知道‘为什么’‘从哪儿来’,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深入体会惠风和畅的中国文化。”朱戎墨说。

同样,在济南市东方双语实验学校一年级一班家长郑奕看来,二十四节气包含哲学属性。季节转换,周而复始,万物更替,这其中蕴含着强大的自然规律。通过节气意识的灌输,可以让孩子了解到顺应规律的重要性。郑奕说,现在,他的孩子每天晚上九点半便自觉睡觉,早上六点四十便自觉起床。偶尔有不遵守规律的时候,只要他稍加提醒,孩子便欣然改正。“因为她知道,我提醒她不是为了施加我的意志,而是自然规律使然。”

通过“气候”感知“物候”让孩子成长为更有文化自信的人

高中地理老师会怎么教孩子认识二十四节气?济南德润高级中学地理教研组组长李迎给出了她的答案。当孩子还在牙牙学语时,李迎便教孩子背诵了节气歌。当孩子5岁时,她开始带孩子玩“立竿测影”,并制作了日晷。

夏至时,只要有时间,李迎便会带孩子回老家参与农忙,让孩子明白什么是“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其间,她还会启发孩子,为什么夏至时草木生长得那么茂盛,蚊虫也最多?那是因为夏至时,所

获得的光和热是一年中最多的,草木长得旺盛,虫子们也处于能

量最多的时候。

在李迎看来,从小渗透节气教育与初高中时再学习,效果大相径庭。“从小接触节气,会让这些概念渗透到孩子的骨子里,而长大后仅仅当作知识来学习时,便

会失去了文化浸润作用。”李迎说。

对此,郑奕深有同感。有一个小故事让他至今难忘。当时,他和孩子在讨论为什么“春雨贵如油”,他说:“春天的雨水之所以珍贵,不仅是因为春天雨水少,还因为春天是播种的季节。”这时女儿回了他一句:“那我现在去上学,是不是因为我正处于人生中的春天?”“由节气到人生,这就是传统文化的浸润。”郑奕说。

在济南市教研院家庭教育教研员秦涛看来,二十四节气对家庭教育有很多启发意义。比如,如何利用“气候”感知“物候“,让孩子感受身边的一草一木、一叶一花在不同节气中的不同状态。此外,节气教育还为家长提供了非常好的陪伴思路。“陪伴孩子不仅是坐上飞机去远方,还可以在小区里感受一朵花的开放、一片叶的成长。当孩子与自然紧密连接,才有可能去挽救一棵大树、一条河流、一片天空,才有可能在万物萧瑟的冬天也能看到安静积蓄的力量。而正是这种来自大地、来自中国传统文化的力量,才能让孩子成长为更加幸福的人、更加具有文化自信的人。”秦涛说。

(本报记者范开云)(本版照片由受访对象提供)

新闻推荐

章丘区“女职工维权在行动”有奖知识竞赛开始了

本报3月24日讯(记者支倩倩)为大力推动男女平等基本国策贯彻落实,全面维护女职工合法权益和特殊利益,章丘区总工会女...

章丘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章丘市这个家。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二十四节气的育人图谱先人智慧时节之美)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