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万德龙
今年,市妇儿工委发布了《关于2021年度为妇女儿童办好十件实事的意见》。现在,各项工作的进展情况如何?记者昨日从市妇联获悉,截至8月底,“十件实事”整体推进顺利。
改善薄弱学校办学条件
市教育局今年新改扩建的13所中小学、20所幼儿园,截至目前已全部开工,其中90%以上项目已完成二次结构施工,17个项目已完工,完成投资6.9亿元,占规划量的96.2%。各县市区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认定工作已全部开展,已认定普惠性民办幼儿园26所。
提高孤困儿童保障标准
济宁市要求,在2020年底保障标准的基础上,将孤困儿童的基本生活费保障标准再提高10%。这项工作于今年5月全面完成,截至目前,共发放孤困儿童基本生活费近4000万元,惠及全市近5000名孤困儿童。
维护妇女合法权益
各基层法院家事审判团队积极适用具有指导意义的法律原则和法律条文,为在婚姻家庭生活中遭遇家暴或是其他疑难问题的当事人提供法律咨询和心理辅导,依法落实“人身安全保护令”工作。
持续深化“美丽庭院破难行动”
已创建各级“美丽庭院”185461户,村村建有“美丽庭院”,“清洁庭院”排查整改问题250余条。
开展妇女职业技能培训
已培训5.9万人。其中,保育员4818人次,育婴员2444人次,养老护理员1222人次,面点师2386人次。
校园周边环境整治
市公安局组织全市交警部门以校园周边区域为重点,全面排查各项交通安全设施。同时,根据学校上放学的实际情况,针对性制定工作方案。
持续做好“希望小屋”儿童关爱项目
已建成“希望小屋”540间,其中,今年已建成202间,目前在建80间。
落实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
目前已救助残疾儿童3366名,实现了各类残疾儿童“应救尽救”。
开展新型职业女农民和家政服务职业技能培训
全市已举办新型职业女农民培训活动40期,培训妇女4046人。举办家政技能培训67期,培训妇女4105人。
全面提升“公交助学”线路
已为18所学校开通助学公交线路48条,每日运营班次158个,日均客运量2395人次,服务学生2566人,线路准点率基本达到100%。
新闻推荐
第一条为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贯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
济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宁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