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报记者韦黎实习生何倩
随着慢病患病率逐年上升,高血压、糖尿病等慢病患者的主要防治方式为居家治疗。但是,由于患者缺乏医疗知识、对药品的选择与使用方法不清楚等因素,导致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差,达标率低。“家庭药师”这个护航慢病患者健康的岗位应需转型。
久病难成医,自疗不可取
“久病成医”,这是很多患者的认识误区。他们认为发烧、感冒和喉咙发炎等小病没必要跑医院,到药店自己“开处方”,对症买药即可。殊不知,很多药是不能同时服用的,否则适得其反。
柳州市民谢大爷曾因痛风长期反复发作、服用药物治疗效果差而前往柳州市人民医院就诊。临床药师介入治疗后发现,患有高血压的谢大爷长期自行服用降压药,该药中的一种成分易引起尿酸增高,引发痛风。
由于不知情,谢大爷一面服用降压药,一面服用近20元一片的非布司他药剂治疗痛风。这样用药不仅无法根治疾病,还浪费不少钱。为此,临床药师为谢大爷更换了降压药,他的痛风便不药而愈。
探索新模式,效果获认可
据了解,2020年,柳州市人民医院开始探索“家庭医生+家庭药师+互联网医疗”的服务模式,以填补老年慢性病患者出院后用药无专人管理的空白,打通市民安全用药的“最后一公里”,该服务模式在柳州乃至广西均尚属首次。经过一年多的探索,该服务模式已取得一定成效。
该院推行的“家庭医生+家庭药师+互联网医疗”服务模式,是以药师为主导的慢病治疗药物管理工作模式,目前共有4组“医师药师1+1队伍”。
家庭药师与符合条件的老年慢病患者签约,免费为他们发放带有智能芯片的电子血压和血糖仪,同时安排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生与院内临床药师结对,对患者进行健康管理,提供个体化的用药指导。
患者在家用智能设备检测身体时,相关数据就会通过智慧医疗小程序实时传输到医生、药师和患者家属的手机上,实时掌握患者的身体情况。医生和药师通过电话随访和定期义诊的形式指导患者用药,同时强化患者的自我管理知识,帮助提高患者的用药水平,节约医疗成本。
韦先生的父亲现年69岁,有5年的高血压病史,需长期服药。韦在柳州市人民医院为父亲签约了“家庭医生+家庭药师+互联网医疗”服务,“与医院签约后能够随时在手机上查看老人的血压情况,还有家庭药师指导老人用药,这样老人在家我们也放心多了”。
家庭药师,为健康护航
今年6月,该院新上线了预警系统。针对监测数据出现异常值、患者未按要求监测数据、到期随访、到期复查检验/检查指标等设置了提醒功能,药师能在第一时间收到提醒,并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家庭药师的发展有利于打破‘重医轻药’的局面,让大家对药师的功能和作用有了新的了解。”该院药学部主任刘代华介绍,药师不仅要与医师携手迈出合理用药的第一步,还要开门诊,帮助患者进行药物重整。此外,药师更要服务基层,为群众做好个性化用药指导,并在不断地科研中,促进患者精准用药。
如今,药师已经从幕后走到台前,他们不再是单纯地为市民治病,而是引导市民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让群众的健康素养向好的方面发展,最终达到“治未病、少生病”的目的。
新闻推荐
今报柳州讯(记者廖艳明)6月17日,有市民向今报热线反映,柳州市北部生态新区古灵大道一个下穿通道附近,100多块雨箅(念“bì”,有...
柳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柳州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