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柳军(右二)和家人。 今报记者巴方 摄
三尺讲台传承授业之道一门师范续写世家风华
柳州有这么一户人家,赶上他们家族聚会的时候,有人喊一声“肖老师”,保证同时能有十几个人同时转过身来问:“你找哪个肖老师?”里面不仅有小学的,中学的,还有大学的,个个都是货真价实的“肖老师”。肖柳军就是这个大家族中的一员。
肖柳军是柳州市北站路小学的老师,他家从高祖算起,到他足有五辈人当老师。9月7日,记者来到肖柳军家。他指着一张泛黄的全家福照片,告诉记者:“我们一家五代老师,从私塾先生到高校教授,各个学科都有,足够开个完全学校啦。”
这张老照片的背后,是五代人同守一方讲台的故事。
肖家的从教之路,得从高祖父说起。高祖是一名私塾教师,教龄不详;曾祖父创办了桂岭师范学校,教书40年。但是要说最出名的,还是第三代,肖柳军的祖父肖甘牛。
肖甘牛是国内大名鼎鼎的民间文学作家,广西人熟知的故事《一幅壮锦》就是他写的。肖甘牛于1932年进入私立上海大学文学院中国文学系就读,在那里聆听鲁迅讲学,接触到许多新文化、新思想。
1934年肖甘牛回到家乡广西,先后在梧州中学、桂林中学任教。
1943年春,肖甘牛和陈鸿范等人筹办了永福县立国民高中(现永福中学),并担任首任校长,在永福教育界享有很高的声望。前些年,永福中学还为肖甘牛在学校竖了一尊雕像,追忆老校长。
出于对民间文艺的热爱,肖甘牛于1956年辞去教师职务,成为专职作家,在民间文学领域成果丰硕。虽然他在从教20多年后转行,但为莘莘学子授业解惑依然是肖家的传统。
肖甘牛的七个子女都是老师,他们的配偶也几乎都从教,当中就包含了肖柳军的父母。
(下转第5版)
(上接第4版)
某一天,肖柳军和小叔掰着手指,想数数看家族里到底有多少位老师,结果半天都没能数清楚,叔侄俩相视大笑。
肖柳军的父亲肖望荣和母亲黄田英,也干了一辈子教育。80岁的黄田英,说起当初她的学生喊她妈妈的场景,依旧会开心得笑出来。“我的学生现在都还会来看我呢。”
“我们家里一直都觉得,教师是非常崇高的职业,所以当年我中考的时候,父母就建议我报读师范学校。”肖柳军顺利完成学业后,自然而然走上了三尺讲台。
1988年还未满19岁的肖柳军,成为了一名数学教师。年轻的他很受学生们的欢迎。“小学数学大家都觉得应用题最难,我力求通过孩子们身边事、身边物,让授课变得轻松简单。”讲课通俗易懂,说话幽默风趣,小朋友们自然都喜欢上肖老师的课,课堂上时不时会有快乐的笑声。
当然,工作不总是快乐的,遇到难题的时候也常有。尤其是遇到学生捣蛋,家长不配合,领导要求高,他也会压力山大,会赌气想撂挑子。
“满门”教师的优势这时候就显现了出来。家人们得知他的苦恼,家里就会像教研组开会一般讨论起来,每个人都能给出自己的建议。
不知不觉,肖柳军教龄已经33年了。他姐姐在贫困地区的小学已任教36年,经常资助贫困学生;哥哥生前也是大学教授……“我的女儿以后估计也会从教。在我们家无需刻意引导,大家都认为当教师非常光荣。”肖柳军说。今报记者巴方
新闻推荐
柳州首张医疗门诊收费电子票据“诞生” 市人民医院践行智慧结算、床旁结算,“零距离”服务患者
9月7日下午,柳州市人民医院开出该市第一张医疗门诊收费电子票据。收费处是医院的一扇窗口。如何让患者有更好的就医体验?这...
柳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柳州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