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报记者韦黎
帕金森病在世界范围内目前尚未有根治的办法,但可以借助高科技手段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9月16日,广西脑科医院神经外科团队成功为一名复杂帕金森患者完成了双通道脑深部电刺激电极植入手术。据了解,这是柳州市首例机器人辅助脑深部电极植入术(DBS)。
术前,患者因患上帕金森病,出现肌肉僵直、四肢震颤明显、冻结步态、翻身困难等症状,口服药物难以控制,生活完全不能自理。手术团队将患者的头颅MRI和头颅CT导航平扫的影像资料输入机器人手术计划系统,得出各手术靶点数据。
9月16日进行手术时,手术团队根据机器人靶点数据值、神经电生理监测及机器人导航引导,分别将电极置入脑内特定神经核团中。最后在患者的左前胸部置入脉冲发生器,将电极与脉冲发生器相连接后,通过大脑中的细微电极发射电脉冲刺激脑内核团。
经手术中靶点刺激测试,患者肢体震颤消失,四肢僵硬感明显减轻,双手动作灵活度明显改善,未出现肢体麻木、乏力等表现。患者术后病情稳定,等待下一步开机调试。正常开机程控后,将有效地缓解患者的病情,让其摆脱震颤、动作迟缓、冻结步态、翻身困难等痛苦。
记者了解到,脑深部电极植入术(DBS)是帕金森外科治疗领域里程碑式的新技术,属神经外科微创手术,是一种可逆的治疗方式。它是通过大脑中的细微电极发射电脉冲刺激脑内核团,进而达到控制患者症状的目的,是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神经调控技术之一,不仅适用于治疗帕金森,对原发性震颤、癫痫、扭转痉挛和难治性精神病等也有非常好的疗效。
机器人取代了传统框架手术,精准直观,就像导航,可以准确确定靶点位置,误差可以精确到0.3mm以内,具有更高的精确度,能够大幅度减少手术时间。在机器人的辅助下,该院这次的DBS手术实施起来如虎添翼,在提升手术效率的同时,最大程度地减少了病人术中的痛苦。
新闻推荐
“黄月亮”守护80个路口安全 柳州大货车与电动车右转弯冲突死亡事故数降至0
今报柳州讯(记者黄远来通讯员李轩)去年,柳州市交警支队在部分路口施划了“右转危险区”标识区,大大降低了大货车与非机动车右...
柳州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柳州,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