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语电影新闻 外语电影新闻 电影影评 电影经典台词
地方网 > 娱乐 > 电影 > 华语电影新闻 > 正文

读书 喝酒 手稿

来源:榆林日报 2017-11-28 08:49   https://www.yybnet.net/

毕华勇

读书

我读书很杂,大概从十来岁开始,学校从公社领回来一大堆的书,我拿了一本叫《矿山风云》,里面的故事人物让我很激动。从那时起,我便对读书感兴趣。上初中后,学校有图书馆,我办了一个借书证,每周借一本小说出来,彻夜在油灯下读。

古人云:破万卷书,走万里路。我觉得惭愧,读了大半辈子的书,没有细读,更谈不上精读,数量更是有限,且对许多中外各家之作,读后不知所云,领悟不到位,只是感动,许多作品让我心潮澎湃,内心柔美强大。也许因为此缘故,自己竟然动笔开始写作。

读书能让人变得善良、温暖,有怜悯之心、大爱之胸。当阅读成为每个人一种良好的生活方式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明更近了。

我总觉得自己读书不够且知识匮乏。如今,置身于这个纷乱复杂多变的社会中,浮躁把我们引向生活的另一端,一个地方最冷清的是图书馆,我便独自想,人们究竟在忙什么?要知道,以色列这个国家每年人均七十多本书的阅读,从小爱书喜欢书成了这个民族生活的一部分。生命在历史和时间中的含义给我们了造梦的空间,远如古人,把生命的长度和宽度放在其中,读书多少,能丈量梦的深远。有时,在陌生的空地上,我们的想象萌芽、生长,在单纯的世界,能把自己心灵抚慰的是书里的知识,人类才有智慧创造未来。即便我在黄土地上显得如此荒凉,但依然会听到草木生长的声音,那种坚韧的生长让我顿悟生命的意义。

书里散发的温馨,我一直不敢有丝毫的怠慢,即使有一天,狠心掐灭自己的梦想,寂静无助,倾听品味中,一个人寻找宁静后的回归只有书里的故事,会让我泪落下来的声音还有分量……

喝酒

在陕北,喝酒在人与人之间有着说不清理不顺的情缘。中国几千年的文化里,关于酒的比量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说根深蒂固,源远流长。而酒与文人,更是完美到了极致。酒、文本是同根生,文人与酒就像天地之缘,其人生的价值、品德经酒过滤后,文之性、之韵、之情、之境,在纯净淡雅之中,美与爱涌满胸襟,豪气冲天,字里行间幻化自如的功力和气度。“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的境界。文人在酒后的家园情怀更有正气,在酒的韵味里,檄文飞扬,把个人的疲惫、茫然、悲伤、畸形的心态安静地收拢,让自己生命有充分的氧气呼吸,敢用自己的立场,充分活着的瞬息,展现生命的意义。从古到今,饮酒似乎是文人的一种嗜好。“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到“有酒方能意识流,人间天上任遨游,杏花竹叶情如梦,大块文章乐未休”,文人如此柔软的情怀与豪气,即使轻声哼唱,也是高于个体的韵律。在文人看来,酒就是哲学,其醇厚之满、清香之灵、绵软之细、沁心之美、回味之长、朦胧之幽让人神情飞扬。一个人一生不喝酒,略显不真诚,所以,陶渊明在这样的精神状态下“平生不止酒,止酒情无喜”。文从酒来,世界万物全揽于胸中,这便是大多文人独有的精神。

作家李一鸣说:“离开酒,文人似乎就缺了一种精神、一种潇洒、一种狂放,失却了酒的滋养,文学或真的无精打采、光华不再、照人不得、难沁芬芳。”周围的朋友常问我是不是在醉态下写作,我说古人已讲了,“神仙出不了酒的够,何况凡人。”喝酒是一个过程,一个虔诚的仪式,我认为是有宗教的、哲学的,一个人没有了这个经历,生活的某些情节细节永远荒凉。所以,才有了“酒逢知己千杯少”的无限感慨。古人发明酿酒的时候,是因为酒带给人欢乐与健康而精心制作的。古人说,为人之道,第一念就是明白:人是要死的,活一回人,醉几回又何妨呢?

手稿

现在是网络时代,科技的发达超出了人们的想象,当大家都争先恐后地与时俱进不甘落伍时,我还是在现代化面前显得愚笨,赶不上时代前进的步伐。

80年代开始,作为一名爱好文学的写作者,跌跌爬爬走过来觉得不易,稿纸一沓一沓地写过去属于自己的激情与智慧,不曾想,钢笔、墨水、稿纸这三样东西随着时代的进步而渐渐被人们遗弃。写作在电脑上、手机上、快捷便利,我曾试图学会用电脑写作,但坐在电脑前便没了感觉,这样一来,我还是拿起钢笔坚持手写。后来一看写过的稿纸有几尺高,有一种成就的味道。钢笔在纸上行走,思绪飞跃千里,任凭想象,词字故事印在纸上,尽管书写不规范,字也不俊样,但这种写作的感觉的确有温度,有快感,整个情绪不断碰撞在稿纸上,灵魂深处的大江溪流如同钢笔尖上吐出墨水一样,传达着生命本质的东西,无论文本怎样构建,我的心与笔、稿纸成为一体,放在一处,个人的感知和现实环境融合,主体与客体融合,人与物的融合,这种自傲的理想精神价值,使我如此坚守着让时代检验。

一日,因为搬家,最愁的是书与手稿往哪放。房子空间实在太小,家里人建议把没用的处理掉。可是,在我看来每一本书、每个时期写的手稿都有用,它们多年来一直伴随着我,是我生命中的一部分,同时也见证我在生活中磨砺过的珍贵记忆。抽空拿出来,这些手稿穿越了时间的阻隔,我梳理它的时候,纸墨韵味心中依然存有淋漓之意。不同的书籍、手稿,色泽变化各异,但看上去所延续的质感与时空元素,都具有象征意义。书一本手稿一沓,我感到都有超越时空的理念,执着于文学创作,探索人生价值,在当下文学的生存环境里,被诸多困苦包围着。在网络如此兴盛期间,我用笔、稿纸做文学创作的最后检验,贴切自然让我没敢有半点的松懈。

有一回翻阅书稿时,不知哪天哪个时间老鼠竟然光顾了家中,许多书与手稿被啃得一塌糊涂,抖落掉碎纸屑后,心中徒然升起一种凄凉,甚至有些悲怆。把那部分稀烂的书与手稿扔掉了,着实心疼。一个生活在底层的业余写作者是渺小的,然而用写作支撑着自己的理想的天空,即使在物欲和媚俗中,保持个人的精神性,即使现代化如何飞速发展,自己的良知在,脚步跟得慢些,用手写的方式,可以一步一步靠近文学。

手稿收藏的是人生的体验,是生生不息的生活,也是我自己走向强大的动力。

新闻推荐

1983年版《西游记》只有25集,而时下电视剧为逐利动辄六七十集且内容苍白—— 谁来拧掉剧中“水”?

《欢乐颂2》《孤芳不自赏》《那年花开月正圆》一部三四十集的电视剧如果增至60集,会产生哪些效应?随之而来的当然是回忆、慢镜头、配乐凑数,以及给配角甚至群众演员加戏,而把主演的戏分摊到更多的集...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读书 喝酒 手稿)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