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记者黄靖斐
由张震、倪妮、廖凡、黄觉等人主演的影片《雪暴》4月30日正式上映,该片曾入围第23届釜山国际电影节,获得新浪潮奖。获得过柏林影帝的廖凡,演技毋庸置疑。尤其他每次出演的坏人角色,都坏得让人难忘,此次再次挑战反派,对廖凡来说依然有新鲜感,“这个悍匪是一个很立体、复杂的人物,编剧编得很好,而且这个角色我是当好人演的,转换也是很有节奏和计划的。”
角色跟环境一样冰冷
记者:您这次又演了一个反派,和以往饰演的反派相比,有何不同?
廖凡:这是在海拔2800多米演的坏人,和以前在平地上的反派,在高度上还是不一样的吧。我觉得这个角色我是当好人演的,并没觉得我一直在“坏”上做努力,应该还是很有节奏和计划转换的。这个悍匪是一个很立体、复杂的人物,编剧编得很好。我只是把读到剧本的感受自然表达出来,导演在戏里给我和所有演员创作的空间都非常大,故事很曲折。下回希望有导演可以写一个富有正义感的角色让我尝试。
记者:如果用一个词来总结这个角色,您认为是什么?
廖凡:能多俩词吗?一个词真的不够用。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冷静”,这个角色非常理性,就跟拍《雪暴》时的温度一样冰冷。虽然他貌似看起来有一丝温情,但冷静依然是最大特质。
冰雪中一头秀发是福利
记者:介绍一下这部电影吧?
廖凡:电影基本上就是正与邪的较量,最重要的是首部聚焦森林警察的电影。导演崔斯韦大家都不陌生,他之前是一个非常好的编剧,《疯狂的赛车》《无人区》《一出好戏》大家都看过,这是他第一次做导演。剧本我非常喜欢,还有我特别欣赏的张震,他饰演森林警察,美丽的倪妮来饰演电影唯一的女性角色。我饰演的是悍匪中的老大,导演没给我起名,一直用外号。
记者:您这次的造型也很特别,有摇滚范儿,是刻意为之吗?
廖凡:在影片中大家经常能看到我以发遮面的样子,化妆很费时间。上大学时就想留这种摇滚青年的发型,但由于发量不够而放弃,这次终于有机会尝试这一风格。在极寒环境中拍戏,戴着长假发简直是一种“福利”,我试妆时,张震眼中都是羡慕,因为假发确实很保暖,就当围脖用了,最起码脑袋上还能保持一些温度,尤其是在零下40度风特别大的山区,一头秀发确实管用。
极寒条件更体现“人性”
记者:电影是在非常极端的环境下拍摄的,遇到过哪些困难?
廖凡:起初听说剧组要去长白山拍戏非常开心,我从没去过长白山,想借拍戏的机会去玩一趟。去了之后才发现“被骗”,真正符合电影需求的环境,是普通游客没法上去的地方,我们是因为拍戏才有专门的车带我们上去。有一些重场戏还是在海拔2800米的山上,整个组需要把道具车花很长的时间运到山上,还要考虑光线问题,下午四点天就暗了。
相对来说,演员还是比较受保护的,最艰苦的是工作人员,他们天不亮就要把设备运到山坡上去,操作也非常困难,每天凌晨3点就要开始工作,4点演员陆陆续续上山。从山坡换一个场景可能要花三个小时,完全都要靠人力来做,稍微有一点风雪就只能停止。
记者:中途剧组有没有考虑过在棚内搭景拍摄一部分?
廖凡:制片部门也曾提议到舒服点的地方搭点儿实景,但是遭到导演组和所有演员的否定,极致环境对演员的表演会有很大的帮助,故事表现的就是在极致环境中人性的冲突和较量,保持极冷的感觉才更真实。去棚里拍确实更暖和,但呈现的效果不会像真实环境下一样自然。
我以前在哈尔滨或者黑河拍过戏,大概对于这种环境多多少少还有些了解。像张震、倪妮、黄觉都是南方人,很少到这样极寒的环境中。旅游跟工作还是两回事,工作要长时间待在野外,还要寻找角色的状态。不过我在戏里泡温泉、吃烧烤、吃海鲜,外出开摩托、滑雪,现在回想起来,是有很多艰苦的地方,但更多的是快乐。
新闻推荐
第26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4月28日晚落幕,最终,电影《流浪地球》获“大学生注目单元”最佳影片,《我不是药神》导演文牧野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