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钢去产能,两万多职工告别钢铁主业,分流、转岗、创业……
看起来,这又是一个重复了无数次的故事,但仍然让人叹息、感慨,然后被激励。
改革开放40多年来,类似的故事总是提醒人们,阵痛之中,总是无数如同济钢职工的产业工人,以不屈的肩膀扛起了生活的压力,也分担着改革的成本。义无反顾与改革同行,无数职工以个体命运的坎坷,成就了中国经济今天的繁荣与兴盛。
转岗之后,李宏伟说,“即使时隔11年,第一天上夜班的情景,仍然清晰地印在我的脑海里。那天晚上,父亲坚持要送我,一路嘱咐我好好工作,直到把我送到厂门口。看着他离去的背影,我对自己说,‘子承父业,我们家的济钢情,续上了。’”
李宏伟对企业的情感无比真诚,这份情感更像是一种深入骨髓的“命运感”,在国企一代一代薪火传承。
是的,就是命运感。无数次采访过国企员工面对转型阵痛的内心冲突,我曾经试图更深入地抵达他们的内心深处,捕捉这种对企业无法割舍的眷恋。从单位人到社会人再到市场人,与一个企业兴衰成败、变革转型共沉浮、同进退——大多数国企员工身上都有这种超出职业范畴的特殊“命运感”。
当年,梁衡先生的名篇《觅渡,觅渡,渡何处》这样描述瞿秋白:“在一般人是把人生投入革命,在他是把革命投入人生。”其实,国企员工之于其所在企业,亦是“把企业投入了人生”。
这更像是特有体制环境下的一种“命运安排”。
2017年济钢工人所经历的,也让我想起了17年前的一部纪录片《铁西区》。这部英国《视与听》杂志全球优秀纪录片Top50榜单中唯一的华语纪录片,记录了世纪之交沈阳一个重工业区的转型之痛。
导演王兵在影评中说:“曾经有一群人,为了创造一个新的世界而付出了一切,他们最终失败了。”
包括国企改革在内的转型和变革仍然天天在发生。身处其间,每一个个体的生存、生活面临各种挑战,未来也总是充满各种不确定性。很多时候,正是挑战和不确定性激发了人的潜能、斗志和令人赞叹的创造力。面对转型,不抛弃不放弃,济钢职工再次展现了中国工人阶级的韧性。
接受挑战,生命的过程因此才更充满魅力。
“重要的是你不要放弃。”霍金在回答人类如何塑造未来的问题时说,“无论生活多么艰难,总有一些事情你能做到并取得成功。”
我们应该铭记一个充满浪漫情怀的场景——
5050立方米高炉平台,东面就是大海。离开济钢再就业的石莹,看着这个“长”在大海边的特大型高炉,充满希望地说:“我们都会越来越好!”
新闻推荐
原创毒SirSir电影Sir之前说过了。2020年关于电影,最沉重的遗憾之一。第一次没有在大银幕看它。机会来了——《1917》8月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