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蕾正在课堂上辅导学生
■本报记者卢丽婷
通讯员罗倩 余宴 何儒安
今年9月10日是第37个教师节。在南宁市,有着这么一个“教育世家”——南宁市滨湖路小学教师汤蕾一家。汤蕾在教师岗位已坚守了31年,家中祖父、父母、姑妈伯父等14人都是人民教师。从1929年汤蕾祖父第一次登上讲台开始,祖孙三代已经在三尺讲台上耕耘了整整92年。他们历经近百年的沧桑,把三尺讲台当作无限天地,凭借着对教育事业的一腔热忱与信仰,传道授业解惑,为国家为家乡培养人才,矢志不渝。
一家三代人“教育跑道”上接力
“如果一份事业投入了一代人的毕生精力,那么可以称之为热爱;如果连续三代人都全力付出,那么这就是信仰。”汤蕾说。汤蕾一家三代人在教育跑道上接力,汤蕾祖父汤有雁毕生都在从事教育事业,其父亲汤练宗、母亲谭玉柳一直奋斗在教育第一线直至退休,而汤蕾也在教育道路上忙碌了31年。他们无怨无悔地在这片土地挥洒汗水,默默耕耘。
汤蕾的祖父汤有雁是广西著名的教育家,曾3次当选广西各界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并在1950年由中央人民政府毛泽东主席签署任命为中南广西军政委员会广西省人民政府委员。他曾被任命为广西教育厅教育长、高教处长,广西省人民政府文化教育委员会委员,广西师范专科学校校长。汤有雁的一生都围绕着“教育”二字奋斗,倾尽心力为教育事业奉献,直至百岁高龄与世长辞。
汤蕾的父亲汤练宗今年刚离岗,他从事教育工作近半个世纪。2003年,汤练宗退休后又受组织之命,组建公益性的南宁市育人假日培训学校,并任校长至2021年5月离岗。据此,他在公办学校、教育科研单位及退休后从事民办教育工作长达56年,曾先后获得南宁市先进工作者、自治区电化教育先进个人、南宁市教育系统优秀党员等多次嘉奖。母亲谭玉柳自1964年从事教育事业,任教期间亦曾多次被评为学校和城区优秀教师。
在书香世家成长起来的汤蕾,自小便把成为一名教师当成自己的理想,追随着祖辈父辈的脚步,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接力奉献,并投入了全部的热爱,至今已有31年。
始终以“四有好教师”要求自己
自1990年起站上讲台,至今已有31年教龄的汤蕾,始终以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教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以一颗赤诚的心全力扑在教育教学上,收获了卓著的教育教学成绩。
作为一名老教师,汤蕾一直兢兢业业地奋斗在教学第一线,做好年轻人的表率;作为语文教师,她努力朝着实现课堂教学高效化、素质化这个目标奋斗,秉承“大语文”教学观,不把教学局限在课本内,而是带领学生走向生活、走进书海汲取更丰富的知识;作为班主任,面对不同家庭不同年龄的孩子,倾注自己全部的心血,所带班级多次荣获南宁市优秀班集体称号;作为教研组长,她没有停步在已有的教学经验上,而是积极参与并带领团队开展课题研究。从滨湖建校起,汤蕾已参与了多项课题。今年她仍带领团队开启了新课题《依托“三融合”,促进低年段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实践研究》。
把每一个学生当成儿女用心教育
“教育是什么?教育就是爱!”汤蕾笑言。为了让新生尽快适应小学生活感受学校大家庭的温暖,汤蕾作为一年级组长,带领着团队布置校园、布置教室,为每一个孩子购买各种学习生活用品,让进入校园的家长和孩子立刻被“蓝色海洋”所吸引,立刻感受到学校和老师深厚的爱和殷切的希望。汤蕾认为,作为一名教师,真正做到把每一个学生当成自己的儿女,想学生所想,忧家长所忧,才能走进每一个学生的心,深得学生爱戴。
百年心向党,杏坛育桃李。这就是汤蕾一家祖孙三代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真实的写照。“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我将不忘初心、牢记育人使命,继续为国家为家乡培养人才,矢志不渝,无怨无悔。”汤蕾直言道。
新闻推荐
3.7万路社会自建“天眼”守护邕城平安 6月底“守望”工程启动以来,全市侵财类案件发案进一步下降
由社会面向南宁市公安局共享的视频监控摄像头为守护市民平安贡献力量?本报记者宋延康摄本报讯(记者陈蕾通讯员农媛...
南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南宁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