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岁的中国选手陈若琳9日在伦敦奥运会女子10米台决赛中以绝对优势夺冠,这是跳水“梦之队”在伦敦的第6金,也是中国代表团在夏季奥运会上的第200金。卫冕冠军陈若琳实力超群,第一跳后就牢牢掌握着领先,以422.30分夺金,比第二名、澳大利亚选手布罗本高出了55.80分。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许海峰射下的那枚金牌,意义无与伦比。那不仅是那届奥运会的第一枚金牌,而且是整个中国体育奥运会历史上的第一枚金牌。那之前,中国体育与世隔绝了30年。上世纪80年代,国门刚刚打开,中国人急需一个舞台来展示自己的实力,同时,也需要一块又一块的奥运金牌来鼓舞自己,让自己更快地赶上世界、融入世界。所以,从1984年到1996年,每一块奥运金牌,冲击力与影响力无与伦比。
进入新千年后,随着中国国力迅速提升,已经在更多方面走到前列。这个时候,奥运金牌所起到的精神鼓舞作用,似乎已经不像最初那样强烈。2004年,雅典奥运会,张怡宁得到的乒乓球女子单打冠军,这是中国获得的第100枚奥运金牌。但时至今日,记得这块金牌的人,已经寥寥无几。国人淡看奥运金牌,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当我们自己也举办过奥运,并且让后来者难以赶超以后,奥运就失去了此前的神秘。因此,尽管我们的造金能力越来越强,但当陈若琳拿到第200枚金牌时,除了媒体之外,民众的关注度非常之低。门户网站的相关新闻中,网友的评论,最多不过百条。
那我们是不是不需要奥运金牌了呢?答案是否定的。奥运会是世界上水平最高的竞技赛事,在这样的舞台上取得什么样的成绩,也在一定程度上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形象。此外,尽管奥运金牌的凝聚和激励作用已经大大弱化,但并非没有。本届奥运会,当叶诗文夺金后被质疑时,国人的一致对外,就是明证。只不过,奥运金牌的使命已经变了,它将更倾向于展现精神风貌,对国人而言,是锦上添花的事情。但国人为此每年付出的百亿经费,却又是实实在在的,这也让他们看待奥运金牌时显得摇摆不定。
新闻推荐
据英国媒体近日报道,人们只需每周吃两次生的大蒜,就能令肺癌患病风险降低近50%。由中国科研人员进行的研究显示,成年人如果经常食用生蒜头,肺癌患病风险可以减低44%。而且,即使是吸烟的人,如果将生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