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里的每一个物象,都是汇聚文化的基石。当传统的东方美学与国际时尚科技结合,会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什么改变呢?2015第三届深圳国家工业设计大展上,越来越多的中国设计师,开始注重回归器物本质的设计。
这种意念与艺术家朱哲琴不谋而合,她创建的“看见造物”平台,口号“上乘非奢侈”,传递了当代生活人的生活态度和品位。“中国人从古代就创造了特别精湛的物件,把感情寓于造物之间,我们老祖宗的物件,除了实用,还有意境、意念。这是中国文化最与众不同的。”朱哲琴认为,中国人的造物,品质上乘,但追求的是精神性的东西,这才是真正的奢侈。“看见造物”的设计师,把中国材质、手作艺术与当代生活需求结合,唤醒了传统工艺的活力。贵州布依族自纺手织布制成的IT包,有着三千年历史的古老纹样,精致古朴的手织触感,寓意了先人对自然的敬畏。昆虫美学系列织品,昆虫图案由水墨名家边平山独家授权,以夏季鸣虫野趣象征生生不息和自由情怀。
在本届工业设计展上,东方美学与时尚设计的结合得到了充分的呈现,赢得全球设计师关注。“正在被更多人青睐的极简主义,其实源于中国的传统,从宋朝就开始流行。”香港设计师李锦雄说。这位香港设计师协会执行委员,创立了名为“根源”的设计公司。根源,就是要寻找文化之根本。40多岁的李锦雄,20多年来专注于寻找民族文化元素与国际潮流的结合,如今社会对传统的回归,验证了他的初心。
在澳大利亚学习成长的华人设计师韩成圭非常认可文化的极简主义,他的多项设计获得澳大利亚的大奖。“对于素材原初质感的表达是否到位,能否脱离对表面玄妙的刻意追求,这是我关注的问题。”他说,这也是潮流。“今天,爱马仕、苹果都在和中国合作,从东方文化里寻求灵感。”结束深圳之行的陈文龙坚信,“为华人市场设计”已经为全球设计师所关注,设计将不再由西方主导。“中华民族文明具有独特性。”深圳市工业设计行业协会会长刘志雄指出,中国人本该有这样的文化自信和自觉,有情怀的设计才能打动世界。
新闻推荐
据澳大利亚媒体9日报道,澳大利亚MH370调查报告于上周公布,冗长的报告中有一个重要的信息,即失联客机遭遇了由断电引发的严重技术故障。澳大利亚国防正式确认,去年3月8日失联之前,MH370航班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