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调侃说,在这个看脸的时代,脸长得好看一切都好说。但我们知道,审美是非常私人化、个性化的事情,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美人”。而所谓的美的潮流,比如大眼、高鼻、锥子脸或秀气的小鲜肉,也不过是刚好有一部分人的审美在某样事物上趋于相近,并吸引了更多人来追捧或附和而已。在跨越种族、性别和年龄的差异后,“高颜值”是否存在恒定的标准?到底什么样的长相能被普罗大众接受并认为美?“面孔吸引力研究”和心理学家告诉你,美是有规律可循的。
评颜值:三条标准成共识
“看脸”文化近些年异军突起,它与鼓励人们踏实工作生活的态度截然不同,认为人生的顺利与否跟长相密切相关,脸好的就会是人生赢家。姑且不论这种观点是否值得鼓励,抛开社会文化因素,事实上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在学术界,人类这一与生俱来的“看脸”本能也引起了重视。早在20世纪70年代,西方心理学中就已经出现一种名为“面孔吸引力”的新研究方向。
几十年来,“颜值”的相关研究可谓是百花齐放,不同的学者通过实验,都提出了各自的颜值标准来评定容貌高下:有人认为大眼睛、小鼻子、高颧骨是好看的;还有人认为皮肤光滑细腻才是最美。
直到现在,“高颜值”依然没有统一的标准,但在漫长的研究过程中,有三项标准不仅被多数研究者认可,不同种族、性别和年龄的群众对它们的认知也颇为一致。这三条标准便是“平均脸”、“对称脸”和“性别化脸”,拥有其中的一项就可以被归为“高颜值”。
喜欢“平均脸”源于大脑的懒惰
“平均脸”是指一个人的脸在多大程度上和大部分人相似,实验表明,越趋向于平均的面孔会被认为更好看。
这个现象是由英国人类学家弗朗西斯·高尔顿偶然间发现的,高尔顿的本意是想证明某类特殊人群会存在相似的面部特征,比如犯罪分子五官看起来都比较凶狠,以此可以预先鉴别出危险人群。当高尔顿将不同的人像合成后,他意外地发现,温和的素食者外貌并没有比犯罪分子友善多少,但合成后的脸竟然要比原来任何一张脸都好看。
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计算机的普及,面孔吸引力的研究者纷纷改用了成图更为精准的电脑合成技术,“平均脸”的假设不断被证明是有依据的。
西澳大利亚大学的心理学教授吉莉安·罗兹以欧裔人种作为被试,得出不同程度的平均脸后,招募志愿者按照10分制对这些脸孔的吸引度和独特度进行评估,结果显示,这些人脸中平均程度最低的连3分都没有,而平均程度最高的则可以拿到5分以上,同样的实验结果也适用于亚裔人种。
对此,有专家认为,人们喜欢平均脸,很可能是源于大脑的“懒惰”。人类大脑本能喜欢熟悉的、不需要经过深加工的信息,这样大脑处理起来就会非常轻松。平均脸融合了各种长相的特点,正是我们生活中典型的面孔,因此会受到大脑的偏爱。
“对称脸”展示了健康好基因
除了平均,对称的脸型也可能是“高颜值”。每个人的左右脸都存在着细微的差异,日常生活中我们很少在意这些细节,但大脑潜意识不会放过它们——看到左右颠倒的自拍后,是否总感觉不自然呢?
为了得到对称脸,研究者通常沿着中垂线将面孔切成两半,再用其中一半做镜像,得到对称脸。用这种方法能得到“左”和“右”两张对称脸,但无论是哪一张,大脑对它们的“打分”都要比原始脸高。
如果原始脸越不对称,镜像得到的对称脸看着就会越舒服,颜值差异更大。人们会倾向于对称的长相,也许跟追求健康的潜能有关。
人类发育的默认设定是按照对称的方式成长,然而成长过程中遇到的疾病,特别是细菌、寄生虫感染等,却可能使我们的面部朝着不对称的方向发展。因此,长着一张对称脸就等于在暗示:我是健康的、我免疫力强、我有好基因……而在漫长的原始社会中,为了繁育优良的后代,人们自然而然地会追逐“好”配偶。对称脸就代表着“好”配偶,因此对它的偏好,也在演化中逐渐固定下来。”
那么,现实中是否有完美对称的脸呢?理论上说是没有的,但存在非常接近对称的脸。对面部对称不必苛求完美,略微的差异也无伤大雅,看久了甚至会比对称脸更有神韵。
“性别化脸”:偏女性化更好看
人类进入青春期后,面容的第二性征会逐渐明显,男性的颧骨、眉骨和下巴更突出,女性的眼睛则变得更大、嘴唇变厚,这种差异在生理学上又叫做“性二态化”,分为男性化和女性化两个极端。
在动物王国中,如果一只雄性动物的性别化特征非常明显,那它会受到雌性的极大欢迎,然而,性别化到了人类脸上却稍微复杂一些。研究发现,所有人都偏爱所谓“女人味”十足的女性,即喜欢女性化面孔的姑娘。而依照动物王国中的择偶逻辑,人们也应该更喜欢男子汉气概十足的汉子。但事实是,面孔偏女性化的男性更可能被认为是“高颜值”。
这也许跟人们判断潜在性格的思维有关,比如在人们的刻板印象中,偏男性化的面孔通常是与不可信、高冷、轻浮等品质联系在一起;而女性化面孔则更多反映了值得信任、热情等品质,面对温文尔雅的少年,我们的心理距离可能会与之更近一些。
(郭原毓)
新闻推荐
新华社堪培拉2月26日电(记者曹扬)2月24日至26日,中澳自贸区第14轮谈判在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举行。中澳双方就农产品市场准入、原产地规则、服务贸易、投资等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交换了意见,加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