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以上—— 与“十一五”时期的7.5%和“十二五”规划中的7%相比,“十三五”规划纲要确定的经济增速预期目标由具体“点目标”转变为“弹性目标”。
这一变化,意味深长:面对挑战,如期实现全面小康,6.5%是底线;抓住机遇,中国经济仍有保持中高速增长的空间。
“既有速度依托,又有回旋余地,这样的设定符合需要和实际。”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教授白重恩说。
当前,世界经济乱云飞渡,我国经济下行压力不减。挑战何以应对?机遇如何把握?——通过两会这个观点“集散地”,发展大势越看越明。
尽管当前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遇到了“市场的冰山、融资的高山、转型的火山”,企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和迈向中高端面临挑战,“但必须看到中国经济有韧性、潜力大。”全国政协委员、传化集团董事长徐冠巨说。
“如果到2020年,生产性服务业占比达到25%,就意味着12万亿元的增长空间,带来2000万新增就业。”徐冠巨说。
——通过两会这个思想“交流台”,发展思路越辩越清。
煤炭市场的持续低迷,煤价的不断下跌,曾让山西省潞安集团损失巨大。压力之下,企 业大力发展煤基高端精细化学产品,目前已经开发出4大类、27个产品,不仅可以替代进口,还成功打入国际市场。
“从煤炭中开发高端蜡,全球只有三家企业可以做到。”全国人大代表、潞安集团董事长李晋平说,“现在1吨煤只有两三百元,但高端蜡1吨可以卖到1万多元。”理念一变天地宽。“十三五”时期,适应引领新常态,只要切实贯彻新发展理念,就能寻找新机遇、打造新亮点、拓展新优势。
“融入新发展理念,在创新中寻找比较优势,新中找新,是新一轮东北振兴的着力点。”全国人大代表、吉林市委书记赵静波说,“机遇很快就会过去,再晚个四五年通用航空市场可能饱和,那时候‘黄花菜都凉了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
把握大势,方能提振信心。
“就业稳、内需稳、物价稳,中国经济总体平稳。”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的一席话,让关心中国经济开局的人士感到了起跑的稳健。
统计数据显示,1至2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0.2%,增速比去年全年回升0.2个百分点,比去年四季度提高0.7个百分点;中央企业利润增长4.7%,扭转了去年负增长的态势。
信心,还来自两会释放的开放坦诚的信号——两会期间,19场记者会,部委主要负责人直面当前热点话题,涵盖了宏观经济政策、货币政策、资本市场、教育、住房等各个方面。
两会进程中,人民大会堂百米红毯“部长通道”,面对中外记者,列席大会的部长们热情回应提问,主动上前发声。
各代表团组开放日,地方党政负责人面对尖锐问题,不打“太极”、坦诚回应,海内外媒体记者直呼“超出预期”。
信心,还来自两会会风透出的务实高效——“今年我带来了‘一包 ’提案,而不是一份、两份。”履职八年来,今年是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提交提案最多的一年。“数量多,是因为转型任务重。”信心,还来自两会对各方智慧的汲取—— —在政协工商联联组会上,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谈到农村地区光伏发电征税的问题,引起了重视。
两会期间,根据审议讨论的意见,“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作出57处修改,政府工作报告作出61处修改,慈善法草案作出92处修改。
察势者智,驭势者赢。两会凝聚的共识、汇聚的信心,已化作夺取全面小康新胜利的强大正能量。
新闻推荐
新华社北京3月31日电 中国人民银行3月31日发布的一季度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报告显示,倾向于“更多储蓄”的居民占44.1%,较上季提高2.1个百分点。央行一季度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