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财经新闻 > 正文

17万亿券商资管明确往哪儿走了

来源:青岛早报 2017-11-20 06:59   https://www.yybnet.net/

为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上周五收盘后,央行会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外汇局等部门起草了《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 (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意见》)。日前,正式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该征求意见稿宣布中国百万亿资产管理市场将进入统一监管时代,在金融圈掀起了不小波澜。

作为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资管新规征求意见稿发布,对券商和券商资管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券商板块前期已经出现一波幅度不小的调整,第一创业11月以来跌幅达到15.26%,上周五更是跌破了10元大关。那么,资管新规对券商和券商资管有哪些影响呢?

新规对小机构影响更大

事实上,今年以来,金融强监管,一直是热门的话题。从券商资管本身来看,“去通道化”早已成为趋势。

据中国基金业协会最新披露,截至9月30日,证券公司资产管理业务规模17.37万亿元,较今年二季度末规模下降了7228.32亿元。这是券商资管规模连续两个季度超过6500亿下滑。相较于二季度末,券商定向资管计划产品规模三季度末减少了7163.02亿元,产品数量减少了379只;集合计划产品数量增加了100余只,但资管规模减少了293.3亿元。

对此,天风证券策略分析师徐彪表示,对于这次新规的思路,总的来说,消除监管套利、严打资金池、控制杠杆水平是主要思路:“过去通过资金池进行以新偿旧、滚动发行等,风险难以控制,且有类庞氏之嫌,也是此前资管产品能够实现刚性兑付的前提。严打资金池,这一点对实施主体的直接冲击是比较大的。而此前资管产品通过嵌套和通道很大程度上规避了监管要求,通过产品的复杂性隐蔽地加杠杆。新规通过设置准入障碍和资管产品层数进行规范。 ”

徐彪强调,今年年底乃至明年年初,金融监管节奏仍然是重要的变量,包括监管政策,还将持续对资本市场情绪波动产生影响。但是新规还是充分考虑了市场情绪波动,所谓“不能发生处置风险的风险”,因此设置了长达一年半的过渡期;加之去年下半年以来金融去杠杆的力度,新规对市场的增量影响或许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大。监管政策的出台可理解为靴子落地。从过去一年来看,监管政策对大机构的影响远不如对小机构的影响,市场规范有利于金融领域的集中度提升,反而利好风格稳健,风控合理的大机构。

智能投顾首次被纳入监管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新规用大段篇幅,首次提出对智能投顾的监管。

首先,新规指出:金融机构运用人工智能技术、采用机器人投资顾问开展资产管理业务应当经金融监督管理部门许可,取得相应的投资顾问资质,充分披露信息,报备智能投顾模型的主要参数以及资产配置的主要逻辑。

这意味着——现在的证券从业人士,要考证券从业资格,而机器人投顾,可能也需要持证上岗了。

近两年,广发证券、长江证券、中泰证券等都陆续推出了智能投顾业务。在APP中,客户就可以进行条件选股,自画像等功能。智能投顾亦可以根据客户过去的交易情况和偏好情况,进行产品推荐。

但是目前智能投顾还在起步阶段,对于智能投顾好与不好,行业也没有一个评判标准。 《意见》将智能投顾专门纳入一章,正说明对监管的重视。

某券商人士指出,从《意见》来看,智能投顾监管,依然秉承着防控风险这一主题,但是并非不支持智能投顾的发展。所以报备的主要参数估计就是止损比例、持仓比例、各类资产配置比例等等,不会影响智能投顾业务的具体开展。

去年招商证券曾发表报告称,参照科尔尼公司对2020年美国智能投顾市场渗透率达到5.6%的预测,考虑到我国资本市场产品结构单一、投资者尚不成熟,2020年国内市场渗透率以3%计,参照《2015年中国资产管理市场报告》给出的174万亿元的管理资产总规模预测值,智能投顾市场资产管理规模将达到5.22万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意见》还强调了人工干预的可能:“金融机构委托外部机构开发智能投顾算法,应当要求开发机构根据不同产品投资策略研发对应的智能投顾算法,避免算法同质化加剧投资行为的顺周期性。金融机构应当针对由此引发的市场波动风险制定应对预案。因算法同质化、编程设计错误、对数据利用深度不够等智能投顾算法模型缺陷或者系统异常,导致羊群效应、影响金融市场稳定运行的,金融机构应当采取人工干预措施,强制调整或者终止智能投顾业务。 ”

每经

资管新规五大看点

我们先来看看本次《意见》的一些重要看点:

在对资管业务分类的基础上进行同类产品的统一监管。新规按募集方式分为公募、私募;按资金投向分为固定收益类、权益类产品、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产品、混合类产品四大类。

提出“单独管理、单独建账、单独核算”的“三单”要求,明令限制资金池业务。

明令禁止刚性兑付。“出现兑付困难时,金融机构不得以任何形式垫资兑付。金融机构不得开展表内资产管理业务。非金融机构违法违规开展资产管理业务并承诺或进行刚性兑付的,加重处罚。 ”

允许单层嵌套。“资产管理产品可以投资一层资产管理产品,但所投资的资产管理产品不得再投资其他资产管理产品(公募证券投资基金除外)。 ”

明确对智能投顾的监管。“金融机构运用人工智能技术、采用机器人投资顾问开展资产管理业务,应当经金融监督管理部门许可,取得相应的投资顾问资质,充分披露信息,报备智能投顾模型的主要参数以及资产配置的主要逻辑。 ”

以上五大要点为本次《意见》中最为市场关注的部分。其中前四点和大资管有关,最后一点则涉及到了近期大热的智能投顾。

新闻推荐

分析 “热点城市买房高峰逐渐退潮”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认为,10个热点城市房价同比齐跌的现象,为2016年以来首次出现。这体现了在楼市严格调控的影响下,核心热点城市的买房高峰正逐渐退潮。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认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17万亿券商资管明确往哪儿走了)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