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纽约12月29日电(记者王乃水)在经过一个先抑后扬的“V”型反转之后,2017年国际油价继上一年大幅反弹后再次稳步收涨。分析人士认为,2018年在全球需求进一步复苏、供给有序控制的背景下,国际油价将继续稳中看涨,但供需平衡的脆弱性将限制其上涨空间。
减产与需求复苏助油价“V”型反转
2016年底,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与俄罗斯等非欧佩克产油国达成日均减产约180万桶原油协议。受此影响,2017年初国际油价一直在相对高位震荡盘整。
截至12月29日全年最后一个交易日,纽约与伦敦油价分别收报每桶60.42美元、66.87美元,全年分别上涨12.5%、17.7%,较6月份全年最低点分别大涨42.1%、49.2%。
美银美林大宗商品和衍生品主管弗朗西斯科·布兰奇说,2017年全球原油需求日均增长约150万桶,原油供给因减产协议日均下降约180万桶,原油供需的动态变化主导了国际油价走势。
此外,美元指数意外走弱也为油价上涨提供支撑。
供需平衡促油价稳中看涨
分析人士普遍认为,2018年国际原油市场供需平衡局面有望延续,国际油价走势将稳中看涨。
布兰奇说,从需求角度看,全球主要经济体2018年仍处于加速上涨周期,而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深化,中国市场原油需求将保持稳定增长态势。
从供给角度看,11月底欧佩克与非欧佩克主要产油国一致决定将现有减产协议进一步延长至2018年底,这一决定将在原油市场供需平衡方面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地缘政治的不确定性也对原油供给产生影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报告认为,委内瑞拉金融动荡、中东地区安全问题等因素,都可能会影响2018年全球原油供给。
与此同时,美国原油产量正持续增长。美国能源信息局预测,2018年美国原油日产量将达到1002万桶,成为继俄罗斯和沙特阿拉伯之后,第三个日产量突破1000万桶的国家。
高盛能源研究主管达米安·库尔瓦兰认为,综合各种因素,2018年国际原油需求增速应快于供给增速,国际油价走势依然较为乐观。
新闻推荐
瑞银中国日前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中国正处于一轮创新热潮之中,尤其在信息技术、新兴工业、家电等行业的创新和研发能力较强,人口红利将升级为“工程师红利”。“工程师红利”是适应高端制造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