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财经新闻 > 正文

“创意+”非遗应站上更高的舞台

来源:乐山日报 2018-06-10 07:16   https://www.yybnet.net/

■ 若珲

作为民间民俗文化的瑰宝,近年来,随着各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重视,一大批非遗项目走出深闺,活跃在各大展演舞台。有的经过文创的包装和打造,成功入驻市场,成为时尚界的新宠。从古朴的非遗,到耀眼的明星,非遗正在完成自己的完美转型。

在今年中国“文化与自然遗产日”前夕,各地非遗项目捷报频传。值得关注的一则新闻是,经过“上海创意”的助力,黔贵非遗融合时尚走向世界。与高端礼服结合的锡绣礼服,与设计师品牌合作的侗族绣花包,与知名企业联合开发的精美头饰……每年5月,来自遥远贵州山区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都会来到上海,参加东华大学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培计划。连续三年,东华大学设计专业的教授们,一直在努力把民族艺术与学校时尚设计教育相结合,培养校园里的年轻人,同时让原生态的民族刺绣艺术能够被更多人所了解。通过现代设计语言的重新演绎,让久藏深闺的中国传统手工艺 “活”在当下,甚至走出国门。

这是一个体现创意思维的时代,“创意+”普遍适用于很多行业。对亟需走出单一宣传模式,期待融合和提升自我价值的非遗来说,更是如此。近年来,非遗的保护和传承呼声很高,而推动这一理想的实现,可以说,“创意+”模式给予了诸多提示。实际上,贵州非遗元素与高端礼服的合二为一,并不是孤例,随着人们对非遗审美的重新定位,很多非遗走向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不论是服装,还是使用的日常生活用具,具有传统民族风味的非遗让我们的生活有了更多质感。早在多年前,曾获奥斯卡“最佳美术设计”奖、担纲电影《卧虎藏龙》《夜宴》《赤壁》美术指导的叶锦添,就在自己的服装设计和电影美术创作上大量获取传统文化灵感,非遗以极具中国味的形式呈现在大银幕上,吸引着观众了解自己的文化和传统。

非遗诞生于民间,扎根于民间,最后还是会贯穿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作息娱乐中。利用好非遗,不只是保护和传承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更是我们追求品质生活,守望精神家园的方向和目标。让传统文化焕发光彩,未来,“创意+”会引领更多的非遗走向更大的舞台。

新闻推荐

蚂蚁金服宣布新一轮融资140亿美元

8日,蚂蚁金服正式对外宣布新一轮融资,融资总金额140亿美元。据介绍,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支付宝的全球化拓展、自主科研投入...

相关新闻:
等待利空消化2018-06-09 09:07
猜你喜欢:
评论:(“创意+”非遗应站上更高的舞台)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