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正值暑期出境游旺季。在中国游客巨大的消费潜力面前,多家银行加速出国金融服务升级;同时,中国银联、支付宝也纷纷加大与外国商家的活动力度,推动移动支付升温。
近年来,我国出境人数持续增长,今年上半年,内地居民出境人数达7794.1万人次,同比增长14.1%。中国旅游研究院、携程旅游大数据联合实验室共同发布的报告预测,仅7月和8月全国出境游人次将达3000万。
在出境游人次迅速增长的同时,消费者境外支出也明显上升。报告显示,2017年中国游客国际旅游支出同比增长5%,人均境外消费约3300美元。出境消费离不开金融服务,传统金融机构和新兴金融机构都紧盯着出境游的商机,不断升级跨境金融服务。
办理签证是出境游的第一步,因此不少银行瞄准签证代办市场,以此带动出境金融业务。赶在今年暑期来临前,中信银行达成了与英国驻华大使馆的合作,为办理赴英签证的申请者提供网点采集指纹、接受申请材料等服务。2017年度赴英留学和旅游的总人数达到60多万人次,中信银行看上的是其背后巨大的零售市场。
暑期,工行、中行等多家银行推出境外取现、货币转换等手续费优惠措施,光大银行、中信银行则把信用卡出国消费权益和出行保障作为比拼重点。越来越多的银行针对境外消费细分客群,拓展消费场景,和旅游公司、租车公司、航空公司、酒店等旅游相关方开展合作,升级金融服务。
日前,中国银联发布数据称,今年1月至7月,境外主要在线旅游网站的银联卡交易量同比增长超过3倍。已有69家国际航空公司官网支持银联卡支付。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境外移动支付普及程度超出预期,这与国内支付机构积极拓展海外业务密不可分。
近年来,支付宝、财付通等第三方支付加速“出海”,合作版图从东南亚延伸到欧美国家。目前,支付宝已在40多个国家和地区接入数十万商户,并在其中9个国家和地区与本土品牌合作完成了本地钱包的布局;财付通的微信支付接入的国家和地区已增至40个、支持13种币种(包括人民币)直接结算,并已取得了马来西亚的支付牌照。
在各家金融机构暑期拼抢出国金融业务的过程中,最大的赢家还是中国游客。随着出国金融服务愈发完善、境外移动支付逐渐普及,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将越来越容易实现。 据新华社
新闻推荐
【重磅新闻】本周超千家公司披露中报根据沪深交易所定期报告披露时间安排,本周将是中报披露最密集的一周,将有1077家公司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