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财经新闻 > 正文

粉丝量过万,转发一条谣言最低收150元食品安全谣言屡禁不绝,背后有黑色产业链在“作妖”

来源:济南时报 2018-10-01 14:13   https://www.yybnet.net/

“塑料紫菜”“塑料大米”“棉花肉松”“椰果饮料会吃死人”……每逢节庆前夕,总会有大量的食安谣言充斥朋友圈。国庆长假来临之际,省食安办提醒市民,在食品谣言中,不仅造谣者要承担法律责任,而且传谣者达到一定条件也要承担法律责任,希望市民不要盲目转发谣言信息。

“每一次类似的谣言传出后,不仅引起消费者恐慌,也都给相关产业造成巨大损害。”一位业内人士表示,食品安全谣言已经形成一条黑色产业链,即上游“推手”制作出一条条谣言,下游大批微信营销公司开始接单,利用微信营销号大肆传播。

该人士透露,一些发布者以此赚取流量费和广告费:拥有一万粉丝量的微信号转发一条食品安全谣言的价格为150—300元,个人转发一次可以获得5毛钱的收入。此外,制造食安谣言还成了个别不法分子的敲诈手段。

“食安谣言有四大特征,市民们一定注意辨别。”省食安办相关负责人表示,一是有意编造,别有用心。造谣者罔顾事实,凭空捏造所谓真相,甚至自导自演,炮制图片视频等“证据”,以谋取不正当利益。其次是偷换概念,混淆视听。造谣者利用夸张、歪曲的加工手段,模糊事实本原和全貌,频繁使用“有毒”“致癌”“致死”等刺激性语言,愚弄公众认知。

此外,旧闻翻炒,刻意抹黑也是造谣者惯用手段。他们以食品药品安全事件为背景,将过去发生的事情掐头去尾改头换面,改变日期或将日期模糊或者删除,以此达到相互转发、误导百姓消费的目的。最后是戏谑嘲讽,负面传播。造谣者对影视片段进行配音配文,制成戏谑嘲讽的图片视频,利用互联网以年轻群体为主、低龄受众猎奇心理重的特点,形成裂变式传播,后续效应在很长时间内都难以消除。

2017年,仅公开报道就有50余件(次)食品谣言处罚追责案例,其中9名当事人被追究刑事责任,40人被处以行政拘留、7人被处以行政罚款等其他处罚。省食安办提醒,很多人在传播谣言时,都觉得“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赶快让大家都知道,万一是真的呢?事实上,一次不经意的转发,往往是在助纣为虐,很多谣言制造者最终都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记者苏冉)

新闻推荐

中国电信在上海、深圳、雄安新区等多地开通5G独立组网试点

9月30日,中国电信对外披露,9月20日,雄安新区中国电信5G外场成功打通基于5G独立组网标准的端到端呼叫。这标志着,中国电信已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粉丝量过万,转发一条谣言最低收150元食品安全谣言屡禁不绝,背后有黑色产业链在“作妖”)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