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电今年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中国经济总体保持稳中向好态势,但也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当前,积极的财政政策如何更加积极?减税降费如何让企业有更多获得感?针对社会关切的热点问题,财政部部长刘昆接受了新华社记者采访。
积极财政政策不是“大水漫灌”式的强刺激
刘昆说,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加积极,绝不是要搞“大水漫灌”式的强刺激,而是要提高政策的前瞻性、灵活性、有效性,在扩大内需和结构调整上发挥更大作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下一步,积极的财政政策将从4方面继续发力:
——加力减负。全面落实已出台的减税降费政策,同时抓紧研究更大规模的减税、更加明显的降费措施,真正让企业轻装上阵、放手发展。
——补齐短板。大力支持中央确定的重大项目建设,加强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
——促进消费。推动完善有利于提高居民消费能力的收入分配制度,深入研究论证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方案等政策,增加居民收入,激发居民消费潜力。
——节用裕民。政府要过“紧日子”,把省下的钱用于保障民生支出,用在老百姓身上,让人民过上好日子。
预计全年减税降费规模超1.3万亿元
在减税降费力度持续加大背景下,今年上半年财政收入增幅高于GDP增幅引发舆论关注。
刘昆说,在积极财政政策作用下,今年减税降费力度进一步加大。除年初确定的全年减税降费1.1万亿元的政策措施外,又出台了促进实体经济发展、支持科技创新等的一系列措施,预计全年减税降费规模超过1.3万亿元。
同时,财政部数据显示,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从今年一季度同比增长13.6%,到上半年增长10.6%,再到前8个月增幅放缓至9.4%,走出一条先扬后抑的曲线。
“我们在年初编制预算时已经预料到,今年上半年财政收入会保持一定增速,但下半年增速将回落。”刘昆说。“我们还在研究更大规模的减税、更加明显的降费措施。”他表示,随着相关政策落地实施,后几个月财政收入增速将在低位徘徊。但在税负进一步降低情况下,预计全年收入能够完成年度预算,可能还会略有超收。
中国有能力克服中美经贸摩擦带来的冲击
美国新政府上任以来,奉行单边主义、保护主义,不断升级对华经贸摩擦。
刘昆坦言,有局部地区、部分企业受到一定冲击,但中国有能力把冲击的影响缩到最小。对于受影响企业,财政部门已经制定了帮扶措施,包括协调解决企业在出口方面的问题,支持受影响企业内部转岗和技能培训等,帮助企业渡过难关。此外,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将从今年11月1日起降低1585个税目工业品等商品进口关税税率,再次展现我国主动扩大开放的决心。“从目前看,我国宏观经济指标保持平稳,GDP增速连续12个季度保持在6.7到6.9%之间,营商环境也有较大改善。相信中国的企业包括外国在华企业会渡过这一难关,发展得越来越好。”刘昆说。
新闻推荐
据新华社北京10月7日电(记者刘开雄)中国人民银行7日公布数据,截至2018年9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0870亿美元,较8月末下降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