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财经新闻 > 正文

降准为何难以提振A股?

来源:金融投资报 2018-10-09 01:01   https://www.yybnet.net/

■刘柯

由于国庆大假期间亚太股市普遍大跌,特别是有“影子A股”之称的中国港股与新加坡富时A50指数一周均大跌4%左右,市场对A股忧心重重。大假最后一天,央行宣布降准一个百分点,可见担忧的不仅仅是A股的投资者。

一次性降准一个百分点,这在历史上是不多见的。虽然央行明确表示此次降准是置换10月中旬到期的4500亿MLF并且不再续做,但净投放资金也达到了7500亿元,可以增加金融机构支持小微企业、民营企业和创新型企业的资金来源,促进提高经济创新活力和韧性,增强内生经济增长动力,推动实体经济健康发展。最重要的一点,是降准释放的资金直接成为商业银行的自有资金,MLF则是央行借给商业银行有利息的拆借资金,性质完全不一样。

央行此举能不能提振A股的信心呢?很难!我们用事实说话,休市一周的A股开盘即大跌,基本算是一步到位补齐休市期间外围股市的跌幅。为什么央行如此强力释放流动性依旧难以提振A股?为什么货币政策的边际效应越来越小?

首先我们要搞清楚为什么亚太股市会大跌。这缘于美国和加拿大墨西哥的一纸贸易协定——美墨加新自贸协定(USMCA),其中一项条款:若三国中有一国与某个“非市场经济国家”签署自贸协定,则其他协议伙伴有权在6个月内退出USMCA协议。而美国、欧盟等至今没有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国家地位,也就是说这个协定的针对性是非常明确的。一旦类似的双边协定以模板的形式覆盖到欧洲和日本,那中国就基本被这些经济发达国家市场排除在外了,WTO也名存实亡,整个世界经贸体系或将重写。这才是市场担忧的重点,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外部环境面临巨变,内部又在去杠杆调结构转方式,如果经济不好则股市自然难好。

可以说,美国已经从中美之间的贸易战转向了绕开 WTO以其它双边经贸协定的方式遏制中国。在这种局面下,我们怎么突围?中国必须走自己的路,学习当年日本抛弃GDP迷信和德国坚定发展高端制造业,将GDP面上的经济增量转变为内生可持续增长的力量,大力发展高科技制造业,实质性地提高居民收入和消费能力。我们都说日本失去的十年二十年,其实日本就是将表面上的GDP转换成内需民生,现在日本的GDP总量排名是下去了,但内需民生质量没有下去。现在日本是没有多少电子消费类品牌了,但日本的科技水平依旧在增长,这么多年拿了多少诺贝尔奖?德国也是如此,凭借强大的高端制造业,几次金融危机对它都没什么大的影响,实力越来越强。这些都是成功的经验。 (下转3版)

新闻推荐

以更积极的财政政策护航中国经济行稳致远 ——财政部部长刘昆回应经济热点问题

新华社北京10月7日电(记者韩洁刘红霞)今年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中国经济总体保持稳中向好态势,但也面临不少困难和...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降准为何难以提振A股?)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