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诞来临,元旦将至,该是挥手作别2018年的时刻了。诗人徐志摩在《再别康桥》中写道,“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然而,对于金融行业的从业者来说,想不带走“2018的云彩”谈何容易。有人说,2018年是最困难的一年。不过这也只能等待时间去验证。不管是最困难也好,还是最好过也罢,回顾过去一年,展望新的一年,则是年底媒体做的“常规动作”。因此,从今日起,《证券日报》金融机构中心特别推出金融行业年终大盘点系列,基金行业为开篇。
2018年,A股市场经历了长期的调整行情,证券市场主要指数均回落至历史低位:截至12月21日,上证指数在震荡中累计下行了23.92%,深证成指在震荡中累计下行33.54%,创业板指在同期下跌了27.52%。
因为要配置较高比例的股票市场,权益基金的业绩表现与A股市场表现出强烈的相关性。记者梳理发现,截至12月23日,距离2018年收关仅剩5个交易日,排除年内新成立的次新基金外,能够获得正收益的权益基金占比仅有一成,所有权益类基金在年内的平均回报率为-14.91%。
在市场波动比较大的市场环境下,衡量基金公司的资产管理能力并不能只关注基金的绝对收益,而是应该更多的关注基金在长期内的业绩表现与其业绩比较基准之间的差别。这也是衡量在一段时间内,基金经理的管理能力是否真正有效的方法之一。
今年8月6日,14家基金公司旗下的养老目标基金分别获得证监会批文,正式进入准备工作。14家基金公司分别是华夏基金、广发基金、中银基金、博时基金、嘉实基金、富国基金、南方基金、万家基金、中欧基金、易方达基金、鹏华基金、银华基金、工银瑞信基金和泰达宏利基金,这些公司均是最早申请养老目标基金并获得意见反馈的公司。
记者此前采访万家稳健养老FOF的基金经理徐朝贞,了解到该基金的配置思路是对五大类资产进行集中配置:纯债型基金,固收增强类基金,股债稳健类基金,房地产信托投资类、稳健类QDII基金、稳健类互认基金等另类稳定收益类基金,股票多空类基金。五大类资产之间的相关度都很低,徐朝贞的思路是根据市场环境变化决定对各类资产的配置比例。
截至今年一季度结束,大消费行业仍延续着2017年的慢牛行情,重仓新兴消费和大消费行业的主题基金业绩领跑;上半年结束,凭借着医药生物板块的一枝独秀,医疗主题基金高调领跑业绩榜单;到今年三季度末,QDII基金凭借着美股稳定的行情强势霸占业绩前20榜单。(中国经济网)
基金视线
新闻推荐
苹果直营店内摆放着iPhone折抵换购的广告牌本文图均为中新经纬图中新经纬客户端12月24日电深陷与高通专利诉讼漩涡的苹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