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静安区一栋旧式洋房的一楼,五十多个外国女生一面喝着Sangria水果酒,一面兴奋地交换着自己带来的衣服、包包和配饰,她们正在参与一个线下“春季互换”(Spring Swap)活动。
这幢四层楼的旧式洋房目前属于一个40人的创业团队。他们每天处理约5000件在淘宝和天猫上的交易订单,这些订单几乎来自在华生活的外籍人士。
不过,这群人可不是阿里巴巴的雇员,他们都属于一间名叫Baopals的创业公司。
Baopals的“Bao”是Taobao(淘宝)的“Bao”,而“Pals”的中文意思是“哥们”;顾名思义,Baopals意思就是“淘宝的哥们”。Baopals是一个在线导购平台,旨在帮助在华外籍人士用英语在淘宝和天猫上面购物。通过它,淘宝和天猫上的商家也能够更精准地定位在华的“老外”。
看不懂中文怎么生活?
在淘宝等电商平台上网购对于如今的中国人而言实在一件平常事。不过,如果你是一个不懂中文的外国人,这件事就不那么简单了。
“在中国的生活很棒,但也可以非常困难,因为所有的东西都是围绕中文设计的,”美国人Jay Thornill坦言。
那么,“老外”就没办法在中国网购了吗?
在创立Baopals之前,跟多数不懂中文的外国人一样,三位创始人在必须要购物的时候,会让中国朋友先垫付代买,之后再还钱给朋友。但认识到这一空白市场和消费痛点后,Jay说服同样来自美国的Charles Erickson和Tyler McNew在2016年3月创办了Baopals。
初期,Baopals的运营方式是在淘宝和天猫的平台上抓取信息,然后把他们翻译成英文。Baopals同时为顾客提供一个客服中心,以帮助他们加速交易和物流。每购买一个产品,顾客会被收取5%的服务费。
另外,网站还会视商品单价向用户收取2-8元的固定费用。单价低于30元的商品每件收取2元,30-60元每件收取4元,60-90元每件收取6元,而高于90元的每件则收取8元。
如今,Baopals的团队中共有15名外籍员工和25名中国员工。从最初的一间小公寓开始,Baopals把办公室搬到了这栋融合中西文化的老洋房里。
Baopals2018年的累计销量为7000万元,是三年前的约6倍。进入第四个年头,Baopals目前有4.5万个在册用户,60万个累积订单,销售产品达260万件。
也就是说,平均每个注册用户购买59件商品。Baopals的用户活跃度颇高。
外国姑娘也热衷“买买买”
“Baopals Swap”是Baopals针对外籍女士定期举办的“交换衣服”线下活动。女性消费者是该平台目前最活跃的消费群体。
事实上,Baopals的男性用户(49.5%)和女性用户(50.5%)几乎各占一半,但二者的消费行为则完全不同。女性用户在Baopals平台上的逗留时间远超过男性用户。她们花更多的时间搜索、浏览商品,在平台上的参与度和活跃度都更高。
现在,女装已经成为Baopals上最大的部门。与排名第二的“电子和办公”产品相比,女装产品的数量超过近三分之一。
鉴于平台上对超大码女装的需求量巨大,今年4月,Baopals推出了“超大码女装部”,而与超大码女装相关的内容博客也广受欢迎。很多在华老外很难找到合适的衣服,因为大部分衣服对他们来说都太小了。
和所有的电商一样,Baopals也有一套自己的产品推介系统。Baopals设计的评分体系区间为0-5分。和淘宝不同,Baopals去掉了复杂的钻石、皇冠等评价标准,而是把淘宝上评分为4.5的商品全部降为2.5,然后综合品质、快递、服务等因素再打分。
另外,若某件商品的销售量少于90,系统会自动标记红色。
换句话说,只要一件商品有可信任卖家标签,分数大于等于4.5,没有标记红色,消费者就可以放心购买了。
“歪果仁”的中国生意要出海
服务在华外籍人士,Baopals已经在这一垂直市场获得了认可。更重要的是,Baopals用每年的盈利数据证明了想法和模式的成功。
但Baopals的几位创始人并不满足于此。
外国人可以通过支付宝、微信和银联三个渠道方便地在Baopals完成电子交易支付,同时他们也能享受到成熟、便捷的快递物流体系。不过,一旦离开中国,他们就无法享受到这些便利。
想要获得更多老外用户,Baopals现在也想“往外走”。
Baopals今年的首要目标是创建Baopals国际版,三位创始人透露,“让全世界的老外都能通过Baopals在淘宝上买东西;让Baopals覆盖全球市场,让更多的外国人知道并信任‘中国制造’。”
“我们希望跟阿里巴巴这个生态链靠得更近。我们可以帮他们在西方消费者当中建立更好的品牌信任度和忠诚度。”Charlie表示。
(据新浪)
新闻推荐
新华社电外交部发言人耿爽14日说,对于贸易战,中国不想打、不愿打,但也绝不怕打。中方对磋商展现最大诚意,美方一味漫天要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