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耿爽15日表示,美方声称本国消费者不会为对华加征关税买单与常理相悖,中方奉劝美方早日认清形势,回归正轨,同中方相向而行。
在当日例行记者会上,有记者问:美方称,美国农民会成为对华加征关税的最大的受益者之一。中国可能会对美国农民有一定程度的报复,但美国将致力于向本国农民提供援助。此外,美方还称,美国消费者没有理由为对华关税买单。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耿爽说,美方的说法完全是混淆视听。美国的农民和美国的消费者都是无辜的,他们“被代言”了。
他说,近日,美国大豆、玉米、小麦等农业组织发表联合声明,明确反对美对华加征关税。美国玉米种植者协会负责人表示,美国农业需要的是确定性而不是关税。美国农民一直在耐心等待中美经贸磋商的成果,但这种耐心正不断消逝。美全国农民联合会指出,美农民正在应对农产品价格疲软、自然灾害等问题,难以再承受中方的报复性关税。还有机构表示,农场主需要的是合同,而不是政府补贴。
耿爽说,过去几年,中国一直是美国农产品的主要买家。以大豆为例,2017年,美国约有60%的大豆销往中国,中国是美国大豆的最大出口目的地。但双方发生贸易摩擦以来,美国大豆的对华出口大幅下降。正如美国大豆协会负责人日前所说,美国花了40年才建立了中国大豆市场,随着贸易战持续,这一市场将难以恢复。
“至于美方声称本国消费者不会为对华加征关税买单,我想这与常理相悖。”耿爽说,根据美国经济学家公开发表的一项研究,加征关税使美消费者和进口商去年每月损失44亿美元。美有关行业组织近日来多次发表声明称,美对华加征关税是一种错误做法,如果继续,将使美国家庭年均支出增加2300美元。还有美国媒体直截了当地指出,美国消费者是贸易战的炮灰。
在当日例行记者会上,有记者问:我们注意到,国际社会这两天对中美新一轮互征关税普遍表示忧虑,认为中美经贸摩擦升级会对世界经济带来新的不确定性。有人用“晴雨不定”来形容当前的世界经济形势,并将贸易问题列为“全球最大的不确定性因素”。中方对此有何回应?准备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缓解各方忧虑?
耿爽说,中方注意到国际社会的反应,对各方的忧虑表示理解。中美经贸摩擦升级不符合任何一方利益,而且会拖累世界经济。
“但我要明确告诉大家的是,是美国挑起的贸易争端,不是中国;是美国打响了加征关税的第一枪,不是中国;是美国在反复操弄极限施压,不是中国。迄今为止,中方所作所为完全是针对美方无理行径的反制,纯属自卫反击。中方这么做,既是为了捍卫自身的合法正当权益,也是为了维护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体制。”耿爽说。
他说,作为世界前两大经济体,中美经贸关系既对两国意义重大,也对全球经济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美方本应与中方一道,肩负起应有的责任,推动全球经济增长。但美方却一意孤行,单方面发起贸易战,多次在中方满怀诚意进行磋商之时,违背双方共识,对华加征关税。
耿爽说,谁是新一轮中美贸易争端的始作俑者,谁是阻碍全球自由贸易的规则破坏者,谁又是拖累世界经济的风险制造者,国际社会自有公论。
“我们奉劝美方看一看国际社会的反应,听一听各界人士的呼声,算一算自身利益的得失,早日认清形势,回归正轨,同中方相向而行,争取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达成一个互利双赢的协议。”耿爽说。
■相关链接
美国豆农热切期盼美中贸易争端早日结束
———访美国大豆协会会长戴维·斯蒂芬斯
美国大豆协会会长戴维·斯蒂芬斯13日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美国豆农对于由美方挑起的美中经贸摩擦持续数月悬而未决感到沮丧并已蒙受严重损失,希望美中双方能尽快达成互利双赢的协议,取消相互加征的关税,结束贸易争端,恢复正常贸易往来。
斯蒂芬斯说,受美中经贸摩擦影响,过去一年大豆期货价格每蒲式耳下跌已逾2美元,豆农收益受到显著影响。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的数据显示,7月份交割的大豆期货价格13日收于每蒲式耳8.025美元,跌至10年来新低。美国豆农不愿在“无休止的关税战”中继续受到伤害,迫切需要恢复中国市场。
美国大豆协会13日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该协会一贯反对利用单边关税措施解决美国对其他国家的贸易逆差,支持通过贸易谈判等方式增加包括大豆在内的美国农产品出口。
斯蒂芬斯指出,美国豆农花了40多年时间培育中国大豆市场,美国大豆对华出口额近年来大幅增长。1997年前后,美国大豆对华年出口额约为4亿美元,而到2017年前后,这一数额已大幅增至约140亿美元。
斯蒂芬斯表示,经过数轮磋商,美中两国仍未达成贸易协议,这对美国大豆种植户意味着失去了“有价值的市场、稳定的价格、支持家庭和社区的机会”。随着贸易对抗继续,要恢复中国市场份额将变得愈加困难。
他说,6月是一年中美国大豆播种最晚的时节,美国部分地区的豆农或许还在观望美中贸易谈判进展,以确定今年播种计划。豆农们都希望双方尽早达成协议,而无需因不确定性继续感到忧虑。综合新华社
新闻推荐
长沙国际工程机械展览会开幕 创新合作发展共赢仍是高端制造业主旋律
本报长沙5月15日电(记者赵航方大丰)“工程机械产业已成为湖南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创新引领开放崛起的重要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