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邢慧 通讯员 田志敏 许明)6月21,在日照市(深圳)双招双引项目集中签约仪式活动中,日照开发区与广东中冶地理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投资合作协议,中冶时空大数据研究院项目落户开发区。同时签订的,还有开发区与东莞市山东商会的战略合作协议。
自成立以来,日照经济技术开发区电子信息产业园就积极行动,聚焦主导产业,瞄准重点区域,在摸清全区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围绕汽车电子、新型显示、基于智能传感器的物联网产业、以大数据为基础的人工智能产业四个主导方向,主动走出去实施产业链招商,与各地商会、行业协会开展战略合作,面向北上广深、珠三角精准对接,进一步提高双招双引的质量和水平,打造产城融合的产业全生态。
电子信息产业是东莞市八大支柱产业之首,东莞山东商会不仅掌握本地电子通讯、金融投资等商业信息,同时还与广东省各地市山东商会及其他行业协会保持着密切联系,掌握丰富产业信息。因此,今年以来,该区电子信息产业园多次与其对接,深入推介日照市、开发区,最终促成双方合作。
根据协议,日照开发区将依托东莞山东商会的优质资源,开展行业合作交流,积极承接东莞及其周边地区的人工智能、信息通信、核心元器件等产业转移,并给予政策倾斜。同时,日照开发区还在东莞市设立“驻粤港澳大湾区招商代表处”,并聘任商会会长为招商顾问,做好对外宣传、推介工作,储备电子信息行业招商线索。
委托招商之外,该产业园还探索实施以商招商、科技招商等方式。在该产业园管委主任熊辉的办公室内,有一面小黑板,在已经列出的招商计划表中可以清晰看到,上面除了有与商会对接计划外,还有与校友会、高校、科研人员的联系计划,同时,服务好已签约项目、现有企业也在招商计划当中。
“服务也是一种招商。”在熊辉看来,电子信息产业是一个企业之间联系紧密、资金和技术交流频繁的行业,某些时候,服务好一个企业就能成功切入一个行业。
因此,该产业园在积极走出去的同时,将服务好现有项目和企业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实施“招推服”一体化机制,要求全员践行“店小二”服务理念,将每个项目和企业确立推进责任人,从立项到证照办理、后期落地一帮到底,深入走访现有企业,了解、帮助解决生产运营中的困难,以贴心服务助推电子信息产业跨越发展。在了解到裕罗电子、太阳电子门口缺少减速带和指示牌的问题后,该产业园及时联系、协调区交通和建设局,在企业门口道路上设置了减速带和指示牌,同时针对园区韩籍员工子女入学问题,也主动协调教育相关部门得以解决。
金霖电子项目签约后,项目负责人即帮忙联系了工业设计中心进行厂房装修设计,后期出图、审图全程代办,减少了项目方人员往返奔波,大大缩短了项目落地、达产时间;中冶大数据研究院项目还未落地,项目负责人已经开始帮助联系市内各大高校相关专业的教授、学生,为项目后期发展储备人才资源……
想项目方之所想、急项目方之所急,优质的服务得到项目方的一致点赞,也进一步助力双招双引的快速推进。旭日电子日前提供了一条有关光电传感类项目的信息,鲁光电子要扩大规模第一时间找产业园咨询,温馨服务带来的是以商招商的累累硕果。
数据显示,仅二季度,该产业园就先后赴北京、深圳、东莞、济南等地拜访企业30余家,接待中国电子系统技术有限公司等市外客商来访27次,在谈项目9个,成功签约项目3个。
新闻推荐
二十国集团(G20)于1999年由七国集团财长会议倡议成立,由中国、阿根廷、澳大利亚、巴西、加拿大、法国、德国、印度、印度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