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融360大数据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截至6月27日,6月份的定期存款利率中,6个月和1年期定期存款利率略有上涨。相比之下,5月份各期限定期存款利率均值比4月份均继续上涨,且当时已经连续3个月上涨,各期限利率均达到了2018年以来最高值。其中,3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依旧涨幅最高,环比4月份上涨了1.7个基点,较去年同期上涨了21.3个基点。至于2年期和5年期的定期存款利率,分别同比上涨了13个基点和12.5个基点。那么银行定期存款利率为何不断上涨?未来的趋势又是如何呢?
从近期因素看,受包商银行被接管等事件影响,中小银行同业负债受到较大影响(同业存单发行较慢,同业存款减少),中小银行加大了对稳定的核心存款吸收力度,可能也推动了定期存款利率上升。此外,近期定期存款利率上升也有年中资金安排等季节性因素。
与此同时,监管部门加大对结构性存款产品的整治,将会推动超过11万亿元的结构性存款转型。据央行数据显示,2019年4月份结构性存款规模为11.13万亿元,环比下降0.56%。其中,全国性大型银行结构性存款规模为3.78万亿元,环比下降3.27%,占比为33.92%;全国性中小型银行结构性存款规模为7.36万亿元,占比为66.08%,中小型银行占比增加0.95个百分点。5月中旬,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开展“巩固治乱象成果 促进合规建设”工作的通知》,首次提出排查结构性存款。排查的主要内容包括“结构性存款不真实,通过设置‘假结构’变相高息揽储”。大量假结构性存款产品将逐步得到压缩,部分可能以较高利率的定期存款形式出现。
在业内人士看来,目前银行业资金还是很充裕的,大部分银行的苦恼是在资产端而不是负债端,银行存款利率上行只是短期调整,不是长期趋势。此外,随着监管部门加大对中小银行流动性定向支持和年中因素消退,定期存款利率上升势头将趋于平缓。实际上,从6月份初步统计数据看,已可发现端倪。数据显示,6月份各期限定期存款利率除了6个月和1年期定期存款利率略有上涨外,偏长期定期存款利率均有不同程度下跌。从长远来看,随着市场流动性扰动因素逐渐平复、信心恢复,以及央行流动性支持,市场或将回复到稳定状态。
(熙 文)
新闻推荐
唱响开放与合作的时代强音 大连夏季达沃斯论坛中国声音引发共鸣
大连国际会议中心外景。新华社记者杨青摄世界经济论坛第十三届新领军者年会(夏季达沃斯论坛)2日在大连开幕。保护主义、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