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半年,楼市很是热闹:从抢人大战,到政策收紧;从拿地“热潮”,到一城一策、一区一策;从所谓的楼市小阳春,到现在的楼市回稳……事有不少,但大势已定。2019年上半年楼市经历了哪些?下半年,楼市又将何去何从?这半年,楼市稳住了,在“房住不炒”的主基调下 ,2019年楼市总体稳定。但是,树欲静而风不止。
年初以来,多个城市调控力度有所放松,房地产市场局部小幅回暖。深圳出现通宵排队抢房现象,南京也出现了万人摇号买房的场景,个别城市土地市场有了明显回温。当时,业内分析人士普遍认为,楼市进入“小阳春”。
虽然,年初时“房住不炒”没有被刻意强调。但是,没强调不等于不重视,不提不意味着要放弃!这不,4月19日国家再次重申“房住不炒”,这让过热的市场回归平静。此后,西安 、南京、杭州等城市纷纷出台调控政策,查缺补漏 ,打击投机炒房行为。不仅房价和地价保持了平稳态势,更限制了投机需求,市场预期更加平稳。
一城一策升级为一区一策
据不完全统计,6月份全国各地房地产调控次数46次,5月份41次,4月份60次,3月份15次,2月份21次,1月份68次。2019年上半年一共251次,同比上涨31%。当下,“一城一策、因城施策”的走向愈发清晰 。甚至在部分城市“一城一策”升级为“一区一策”。近日,南京高淳区出台新政,外地人只需提供在宁《居住证》或在宁工作《劳动合同》,即可开具购房证明。但南京主城区并未出台相关政策。其实,实行“一城一策”乃至“一区一策”为的是根据不同城市、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采取更加精准、精细的调控政策,防止出现一刀切的情况。总之,哪里过热调哪里,将成一种常态。
分化趋势愈演愈烈
今年以来,一、二、三、四线城市的楼市持续分化。在一、二线城市中,深圳刚刚经历了一场“史诗级”土地拍卖,5幅宅地卖出224亿的高价;苏州则因房价涨得过快、土地价格过高等,被住建部点名通报。在三 、四线城市中,黑龙江鹤岗出现超低价房;江西省赣州市赣县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发布“停止特价房销售”的通知,要求房企停止低于申报价格的“特价房”销售。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发布的《中国住房市场发展月度分析报告》指出,与一、二线城市相比,三、四线城市房价持续上涨的动能不足,政府的市场调节手段也更为有限,部分三 、四线城市在经历了一波突击性上涨后,房价将因后续需求不足进入下跌阶段。此外,与一线城市相比,准一线及二线城市房地产市场调节手段又相对薄弱,这导致准一线及二线城市房地产市场相对易涨难跌,一旦房价回暖,房价上涨的持续时间也要长于其他城市。
看完上半年楼市的变化,大家一定很关心下半年楼市何去何从。对此,经济日报记者梳理分析了相关政策,并采访了相关专家,提示大家,下半年楼市很有可能这样走:
走势一:“稳”不会变。稳定是必须的,大涨肯定不是稳定,暴跌也同样不是稳定。总体上,仍然持续落实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对调控不利的城市继续问责。
目前,很多城市都出台了人才落户、住房补贴等政策,但有些政策仍不完善。未来各地在做好人才引进工作的同时,会进一步打击投机炒房行为,查缺补漏堵住政策漏洞,稳定市场预期。
走势二:“严”不会变。上半年,有关部门针对房地产融资等不断加强监管,预计下半年有关部门将继续严查房地产领域违规融资,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走势三:“紧”不会变。房地产调控政策从4月中旬开始出现明显收紧趋势,最近两个月房地产调控较为密集,各地政府对市场炒作保持较高警惕。下半年,“因城施策,一城一策”仍将继续实施,预计楼市出现过快上涨势头的城市或地区还将继续收紧调控措施。据《经济日报》
新闻推荐
本报讯(张丽平记者彭雪)近日,记者走进全市最大的安置房小区——西园新城大学居。无论是景观石上的“信”字、还是以社会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