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黄啟峰通讯员刘光红)“扶志、扶智”关键在于帮助贫困群众强底气。市开发区坚持政府主导与群众主体相结合、内因与外因相结合、输血与造血相结合,努力探索出一条“志智双扶”助力脱贫攻坚的新路子。
曹金松是市开发区佃户屯街道曹楼社区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他身残志不短,在外地学习了服装裁剪技术,回家承包就业扶贫车间,还帮助10余名困难群众在车间工作,现在,曹金松承包的扶贫车间月收入近万元,不等不靠实现了脱贫致富。这是市开发区实施“志智双扶”活动涌现的先进典型之一。目前,辖区内通过一技之长摘掉贫困帽子、创造幸福生活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已有3000余名。
构建科技人才支撑体系,促进智力扶贫。市开发区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经验,组建了由省、市、区、街镇100多名农业科技人员组成的全区科技服务队,本着“需要什么,培训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在全区各街镇开展中药材、葡萄、西瓜、富硒苹果、生态养猪等种植养殖知识培训。不断加强劳务技能培训,依托区内阿里巴巴等5个培训主题开设的餐饮服务、家政服务、电商服务等技能培训项目,让困难群众通过培训,学到一技之长实现就业创业脱贫。
同时,以加强“爱心超市”建设,对村民进行考核积分,激发广大群众致富奔小康的积极性。完善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在外事业有成的农民工返乡创业,并对返乡下乡创业成功人士进行表彰,以此带动更多的成功人士回乡创业,帮助困难群众脱贫致富。
新闻推荐
江津建全国 建筑劳务大数据中心 预计5年后年营业收入1000亿元
江津常年对外劳务输出超过10万人大数据中心的建设内容包括劳务派遣调配大数据平台中心、劳务成本核算大数据平台中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