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电近年来,私募基金尤其是股权创投基金快速发展,成为直接融资的重要工具,为创新资本形成提供了有力支撑。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在中国基金业协会登记私募基金管理人24304家,备案基金77722只,管理资产规模达13.33万亿元。
制度监管仍有不足
数据显示,2018年,私募基金投向境内未上市未挂牌企业股权本金新增1.22万亿元,相当于同期新增社会融资规模的6.3%;2019年投向境内未上市未挂牌企业股权本金新增2514亿元,相当于同期新增社会融资规模的1.9%。
回顾私募基金行业的发展,自2013年6月开始,基金法将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纳入统一规范,并明确由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实施监督管理,由行业协会实施登记备案和行业自律。2017年12月以来,私募基金登记备案迈入注册式发展和信用运用期。
“形成私募基金登记备案和自律管理的共识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中国基金业协会会长洪磊介绍,私募基金行业蓬勃发展的过程中,也因制度供给短缺、各方对行业本质和监管规律认识不足等原因,面临管理人登记“集团化”问题、无展业能力机构出清问题、伪资管问题、销售适当性问题等困扰。
6个方面优化私募基金治理
业内专家认为,未来私募基金行业的发展要继续坚持树立和传递“非持牌、受监管、不是法外之地”的理念,在登记备案工作中切实平衡好审核质量、办理效率与防范风险之间的关系,推动行业充分理解并回归信义义务,防范利益冲突,促进资本形成,走上高质量发展之路。
对此,洪磊表示,将从6个方面优化私募基金治理,激发创新投资活力。一是进一步提升登记备案标准化和透明度,提升合理预期与合规自觉。二是进一步做好信息公开公示,让市场评判,接受社会监督。三是压实中介机构责任,筑牢信义义务专业化市场约束。四是用好大数据信用工具,提升风险监测预警能力,夯实差异化、精准化管理基础。五是更好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推动落实行业发展正当诉求。六是推动央地分工协调联动,建立司法、行政和自律三位一体治理格局。
新闻推荐
据新华社电26日,苯乙烯期货在大连商品交易所上市交易,这是我国境内第70个衍生品。我国衍生品市场的发展,始终与国家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