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国家大学科技园。
海大生物集团是园区的头号“种子选手”。
园区里的“国字号”平台。
重点做好“高校文章”。文/图半岛记者胡蕾
高新区智力岛水系北岸,一片整齐的红色建筑格外引人注目,海大生物、青岛科技大学青软国际软件学院、西南交通大学青岛轨道研究院……这片充满“科教范儿”的园区便是青岛国家大学科技园。不同于其他的孵化器,这家2010年10月被科技部和教育部正式认定的“国字号”大学科技园,是以中国海洋大学和青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依托,联合青岛大学、青岛科技大学、青岛理工大学、青岛农业大学按照“一园多校”模式建设的,这些年一直在做“高校文章”。
重点做好“高校文章”
拥有近百项发明专利,主持和参与主持了几十项国家和省市科研项目,并先后被认定为“国家级绿藻研究及应用技术中心”“山东省企业技术中心”“山东省省级示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院士专家工作站”……
2018年6月正式入驻的海大生物集团是青岛国家大学科技园的金牌“种子选手”,依托中国海洋大学在海洋生物技术领域的优势,联合中科院过程所、中科院海洋所、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等多家科研单位进行协同创新和产学研合作,海大生物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目前海大生物正在筹划主板上市工作。”青岛国家大学科技园有限公司孵化部负责人靳志柏介绍,在自身快速发展的同时,海大生物正着手引进其上下游企业入驻大学科技园。同时,大学科技园也正以海大生物为核心,围绕海洋类优势产业进一步对接各股东高校相关优势资源,推动创新要素聚集、融合,形成优势互补、相互带动的良好局面,积极发挥桥梁纽带和科技服务支撑作用。
去年6月,中国海洋大学生物创新园在青岛国家大学科技园揭牌,正式落户高新区。致力于引进、培育科技型小微企业,推进协同创新与科技成果转化等工作,争取在海洋产业领域培育出有影响力、辐射力的产业集群。
谈及与其他孵化器的区别,靳志柏介绍,“在产业定位上,我们主要是聚焦一些高校项目的引进和成果转化孵化,海大生物集团、海大节能检测公司都是从中国海洋大学引进的优质项目。”做好“高校文章”,大学科技园有三个“聚焦”,即聚焦高校项目引进孵化、聚焦高校师生创新创业服务、聚焦高校科技成果转化。
“园区叫‘国家大学科技园’,它的背后其实承载了政府和高校这两块核心资源。我们的工作目标,就是要把这两块资源的作用发挥好,连接起政府、高校、企业。”在靳志柏看来,大学科技园起到的是一个纽带和桥梁的作用,整合资源的同时,发挥好科技服务和科技支撑的作用。
孵化两年企业新三板上市
“关于同意青岛塔波尔机器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股票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的函”,今年4月,大学科技园收到了孵化企业青岛塔波尔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塔波尔)发来的这份让人欣喜不已的函,“这标志着企业成功新三板上市,这也是青岛国家大学科技园自己培育孵化的第一家上市公司。”靳志柏说。
事实上,塔波尔在大学科技园孵化才不过两年的时间,靳志柏介绍,塔波尔是大学科技园2017年引进孵化的项目,是一家海尔系的创业企业,目前产品主要为家用扫地机器人。
“塔波尔刚来的时候,只有三四十人,算是小微企业,我们重点对接了中国海洋大学相关的一些院系给他们做科研支撑,从2017年到2018年,企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核心技术上也取得了突破。”靳志柏介绍,与塔波尔签订孵化协议以来,大学科技园从产业政策支持、科技服务、高校资源对接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2018年帮助该企业收集规模以上企业的政策支持文件,配合企业与相关科技服务中介对接,企业顺利通过规模以上企业的认定。为帮助企业进一步发展,从2018年下半年开始,大学科技园积极引导企业进行上市准备,与塔波尔的财务总监及管理人员密切配合,从省市区的政策支持配套出发,对接青岛市和高新区相关科技部门对企业进行重点政策支持,最大限度的降低了企业上市成本,加快了企业上市进程。如今,短短两三年的发展,塔波尔的产值已经从最初的几十万元跃升到现在的两个亿。
走持股在孵企业的发展道路
“大学科技园未来的发展之路就是要持股优质在孵企业,这是我们的必由之路。”靳志柏介绍,孵化器的自身发展模式一直是行业内的一个难题,由于所孵化的企业大多是中小型创业企业,仅依靠房租收益很难覆盖园区的建设、运营投入。“通过持股优质在孵企业,和在孵企业一起发展,引进孵化优质的企业,企业上市后大学科技园能一起发展,这样才能形成一个共生共赢的产业生态。”
在做好企业孵化的同时,大学科技园还将在基础配套上提速。据了解,目前大学科技园D区的国际学术交流中心即将投入使用,下一步会重点引入国际、国内有影响力的品牌酒店,为大学科技园及高新区企业的学术交流提供会议、客房、健身娱乐等配套服务,进一步提升大学科技园的服务层次和辐射影响力。
“去年我们通过市级孵化器审核的在孵企业是33家。”靳志柏介绍,未来三到五年,大学科技园还将围绕园区企业需求,尤其是特色产业技术需求,搭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国际技术转移平台、网络信息服务平台、创新人才培训平台,逐步建立完善系统的企业服务体系。并探索政产学研结合方式方法,着力集聚特色产业,打造产业集群。推动大学科技园优化股权结构,探索引入战略投资者,使大学科技园更好发挥创新创业辐射带动作用。
新闻推荐
银保监会提出加快补齐地方金融监管制度短板。9月29日,银保监会、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19年中国普惠金融发展报告》(以下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