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收不良贷款难问题制约着农商银行、信用社的改革与发展,各行社在加强内部管理,提升清收手段与处置的同时,运用司法清收已经成为广泛共识。近日,笔者走访多家行社发现,司法清收存在诸多难点亟待应对。难点
司法清收指运用法律手段,与公安、法院等执法部门合作,依据法律对欠债人展开的法律行为。长期以来,由于各种因素制约形成的债权,尤其法律债权难以履行,一直成为基层行社避不开的难题。
(一)诉讼存在的问题
一是借款人和担保人联系不上,或不予配合。法院三次公告长达180天左右,严重影响开庭和执行进度。
二是评估与拍卖程序障碍。借款人不配合评估或对评估价值提出牵强异议,评估受阻或拍卖中止,等于消耗诉讼成本和拖延时间。
三是受到租赁在前、案外人异议、第三人未在我方抵押合同中、未对地上建筑物(无产权)进行查封等因素干扰,造成案件梗阻。
四是执行拍卖程序中,违章建筑不予甄别,拍卖公告中不披露,评估价值受影响。
五是评估机构无选择权。由法院指定的评估机构,评估费过高,严重影响抵押物优先受偿进度。
六是抵押物处置难。随着经济下行和房地产价降温的影响,对抵押物处置的压力也随之增加。经调研,行社大部分抵押物为房产和土地,且房产多属于闲置,土地不是热点地段。拍卖期间无人询价,导致流拍,接收后处置更加困难。
七是其它因素。某行改制后大楼搬迁及地理位置的特殊性,涉及特殊案件区域内的法院有4家,诉讼案件管辖权成了问题。且每笔案子不是同一位法官审理,沟通难度大。
(二)公安清收面临的问题
近些年,省联社加大清收力度,协同公安机关对借款人进行法律追偿,取得佳绩,但同时也显示出当前形势下一些难以忽视的问题。
一是借款户的电话、地址多次更换,无法与借款户取得联系,办案人员也束手无策。
二是借款人长期在外,联系困难。因为一些借款人外出打工,夫妻双方常年在外,贷款到期后无法联系到人,而使贷款无法完善手续和收回。
三是自身债务较大,无能力偿还。有一些借款户在长期的生产、经营、生活中积累了大量的债务,负债累累,即便还借款也是杯水车薪。
四是公安协助清收后没有收到效果,再去清收基本无望。一般情况下,达不到构成贷款诈骗罪、骗取贷款罪等立案侦查的标准,公安机构不予立案,相应清收难度增大。
(三)抵债资产发现的问题
在接收处置抵债资产实际中,过户手续繁琐、税费较大,导致大部分抵债资产没有过户和处置。对策
一是强化意识,提升能力。为最大限度控制和减少风险,经办人员要增强制度意识、法律意识,熟悉信贷政策。在提升服务质量的同时,遵守职业操守,勤勉尽责、主动防范规避事前、事中、事后各类风险,确保信贷资产不受损失。
二是解决送达难问题。在不良贷款诉讼案件中送达难是普遍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最直接的办法是将现有借款合同“其他事项”条款中明确加入送达的约定,主要为:“因借款人本人提供或者确认送达地址、电子邮箱、微信、手机号码等信息不准确或变更未及时书面通知我方,导致借款人本人或其指定的代收人拒绝签收文书、未收到短信类通知的,文书被退回及我行短信类通知之日,视为送达之日。 ”
同时,加强对信贷经办人员的管理。对不以短信类通知方式告知借款人或其指定的代收人,或者不予留存相关通知证明图片及视频的信贷经办人,造成贷款损失的给予追责。
三是加强对清收工作日调度。建议建立微信“清收调度群”。群成员包括领导班子、风险、法律合规、清收中心、营业部、各支行社(经理)。要求有清收任务机构于次日9点前将上一日清收日志上报至群里,清收日志包括但不限于清收笔数、金额,确权笔数、金额,走访人员及走访户数、走访地址等,并附影像资料上传风险管理系统备案。风险管理部将按月对清收日志进行汇总、装订、通报,以便于领导班子及时对各机构清收工作进行调度和督导,以确保不良贷款清收工作日日有计划、周周有进度。
四是解决诉讼案件周期长问题。对于诉讼案件执结期限长及存在突发原因等问题,要加强与相关法院的联系和沟通,全力配合法院送达、开庭、执行、评估、拍卖、执结等所需的材料和信息,做到相关证据材料“细、清、准”。对于个别需要快速执结的案件,要与辖内法院沟通,派驻专人协助法院提供、收集、整理等相关材料,全力配合法院提高执结效率。
五是强化联动效果,加大自主清收力度。在不断加强与法院、公安沟通配合的同时,加大自主清收力度,深入了解各基层支行社的借款户基本情况,分类排队,将基础信息、抵质押物录入电脑,先易后难,地毯式清收。除常规上门清收外,还要在借款户的现住址所在地张贴告示,公告催收,充分利用电话信息,信函等不同形式告知借款户偿还欠款。同时,将钉子户、赖账户纳入失信人名单,净化信贷环境。
六是多渠道维权,突出司法清收的严肃性和震慑力。借助司法清收,与社区、村委会等一切社会关系加强联络,寻找借款人关联信息,并签发贷后催收通知单。更要加大与法院的协同的力度,发挥“三勤”作用,即勤沟通、勤协调、勤走访,大力推进诉讼保全和积案清理,确保信用“黑名单”制度落到实处,加快推进不良贷款清收工作。 李宝旭
新闻推荐
新华社联合国10月16日电为调动企业资源、填补落实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巨额资金缺口,联合国16日宣布组建全球可持续发展投资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