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国内 百态社会 今日财经 今日股市 今日国际
地方网 > 焦点 > 今日财经 > 正文

该对“珠宝鉴定”作作鉴定了 ■ 韩小乔

来源:安徽日报 2019-11-04 06:33   https://www.yybnet.net/

近日,媒体调查发现,在国内某珠宝集散地,一张看似严谨权威的珠宝鉴定证书,没有经过任何检测就盖着钢印“问世”了。业内人士直言,有些珠宝鉴定就是打印给消费者看的,需要什么检验结论就能打印什么结论。

珠宝鉴定证书被称为珠宝的“身份证”,在鱼龙混杂的珠宝玉石市场,一张张鉴定证书几乎是普通消费者衡量真假的唯一途径。然而,目前市场上不仅有不具备资质的鉴定机构批量售卖虚假证书,一些正规合法的鉴定机构也参与到黑色产业链里,比如在未见到珠宝实物情况下仅根据照片“按需定制”鉴定证书。证书是真的,机构是真的,公章钢印编号也是真的,但就是跟珠宝对不上。“权威机构”造假,无疑更具迷惑性和欺骗性,对消费者和珠宝鉴定行业的伤害也更大。

鉴定证书造假猖獗的背后是利益驱使。进行正规鉴定要花费上百元,而一张虚假鉴定证书成本仅几分钱,对外批发价格不到5元。为了抢生意、赚快钱,一些鉴定机构不惜降低标准与尺度,利用消费者信息不对称,与珠宝商联手欺骗消费者。一些珠宝商辩称,自己与鉴定机构合作多年,拍照过去就可鉴定,但这种信任基于商业利益,行为本身也是对消费者的不负责任。

违法成本低,也让商家和鉴定机构有恃无恐。根据产品质量法,对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等质量标志的、伪造检验结果或者出具虚假证明的均应进行处罚,但处罚基本限于对单位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主要负责人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和吊销资质等,这和动辄几十万张虚假鉴定证书的获利相比,违法成本过低,不足以对商家和鉴定机构产生震慑。

严打“假机构”,更要管住“真机构”。一方面,细化珠宝行业的管理制度与机制设计,完善法律法规、管理规范与质量鉴定的强制标准,严格鉴定机构准入许可;另一方面,提高违法成本,让恶意作假者重罚乃至入罪,明确各方责任,让参与造假的鉴定机构与产品的生产者、销售者承担连带责任。相关部门要拿出壮士断腕、刮骨疗毒的勇气,斩断黑色利益链,引导消费者维权,营造诚信健康的市场环境。

新闻推荐

迎接“双11”,家居卖场持续升级新零售玩法 居然之家继续携手阿里发力“双11”,更多新零售线下门店参与;3D场景关联导购、直播等新玩法助力

今年的“双11”,居然之家在门店数量、零售助力“黑科技”、营销方式等方面有了新的变化。居然之家在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基础...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该对“珠宝鉴定”作作鉴定了 ■ 韩小乔)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