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央行发布《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规范代收业务的通知 (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意见稿”)。该意见稿指出,代收机构应当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代收业务适用场景,比如,通过负面清单方式,规定不得通过代收业务为各类投融资交易、外汇交易、股权众筹、P2P网络借贷,以及各类交易场所(平台)和电子商务平台等办理支付业务。
正本清源规范代收业务
“这些交易大多属于大额、高风险的扣款行为,此前这些平台为了便捷扣掉消费者的款项,多用‘代收’形式完成。此番央行为了规范‘代收’业务,正本清源,系统梳理了合规边界。 ”中国支付网创始人刘刚告诉记者,意见稿主要是规范代收业务,并不是针对性面向网贷平台、投融资交易等场景业务。
代收业务,也可以理解为代扣,付款人授权是代收业务的核心。比如,你明确授权之后,每个月自动扣缴自来水、电力、燃气、有线电视等费用,信用卡自动还款,保费自动扣除等等都属于“代收业务”。
用官方定义的解释是,代收业务是指经付款人同意,收款人委托代收机构按照约定的频率、额度等条件,从付款人开户机构扣划付款人账户资金给收款人,且付款人开户机构不再与付款人逐笔进行交易确认的支付业务。
同时,这次意见稿,没有具体提及,为了防范用户资金风险、规范业务办理,代收业务涉及大额是多少额度,刘刚解释,“因为代收的额度不是很好规定,所以主要通过付款人开户机构设置两种授权模式来落实。 ”
该意见稿列出了代收业务在日常缴费、投资理财等多个方面发生的多个业务场景;表示在回归代收业务小额便民初衷的指导原则下,明确了“两两授权”和“三方协议”两种授权方式。
对部分支付机构影响较大
同时,“为了保护用户资金安全,监管还贴心地设置了负面清单以及推荐场景来快速判别和指导。 ”刘刚称,在代收业务适用场景外,要加强交易验证强度,该《意见稿》提出,通过负面清单方式规定不得通过代收业务为各类投融资交易、外汇交易、股权众筹、P2P网络借贷,以及各类交易场所(平台)和电子商务平台等办理支付业务。
券商中国
新闻推荐
近日,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资本金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资本金制度进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