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战是长期的,正常的社会运转不能停。当然,与疫情防控相关行业,春节别说休假,甚至都是打仗状态。
不说各级医院,特别武汉、湖北等疫情严重地区,相关科室一线医护,数天不下火线,连轴转的都不在少数。前线抗疫,后勤保障、资源调度、公共交通,城市供应等,也都加班加点,服务抗疫大局。
医疗用品行业,比如口罩、防护服等生产厂商,不少企业,大年三十,都开足马力,尽力确保防护“弹药"供应。只是,这次刚好遇到春节返乡过年,措手不及。加之,大规模封城,城乡联防联动,交通管制,要凑足人手,全面复工,不太现实。
除增加供应,要缓解口罩缺口压力,大众也可作为,比如科学理性防疫,不盲目恐慌、过度防护。上海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张文宏,网络爆红,就因身体力行,直言敢说,硬核科普。最近采访他又提到,争抢N95口罩,全无必要,钟南山也是此观点。非一线医护,一般戴外科口罩足够。“这种口罩可几亿级的生产",把N95留给临床团队。
不盲目抢购非必需品,就如在家深宅,不为防疫添乱,就是大功。当然,复工在即,想继续窝在家也难安心,这时就需整体公共应对上科学细致安排了。
比如,国务院之前统一延长春节假期。这可以理解。毕竟,整个国家各行各业统一休假停摆,造成的不只是明面上经济停滞和损失,且会深远波及影响社会运行内在肌理。企业和个人不同。就如前两天一著名餐饮公司困境,引广泛共鸣。其春节前后一月损失数亿元,再不开工,哪怕“贷款发工资也只能撑3月"。
这还是有“2万多员工待业"企业,小微企业日子,更可想而知。所以,国家层面不宜也不会无限延长假期,弹性开工权,下放地方。各地各行业各单位,可根据自身实际复工。
这个考量,当然还是根据当地疫情态势。湖北等主要疫区,比如武汉之外,第二个确诊破千的黄冈,别说放松复工,甚至还戒严加码:前不久就有“限每户两天可派1人上街:部分小区已开始执行,出口有人把守"的最严限令,还有“防控期间 除商超集贸市场药店外其他经营性商业场所暂停营业"的补充。这是适配措施。毕竟,相比复工复业,人命安全才是防疫期第一位的。
而其余地区,则应严格落实中央精神,错峰返程,弹性复工。网络时代,不少行业不少岗位,远程办公完全可行。必须到岗的特殊情况,也应做足做细防护应对,钟南山返岗“五建议",务必落实。
疫情肆虐,今年一季度从微观到宏观经济影响,不可谓不大。税收等直接关乎企业生死的公共政策,理应有所反应。减税让利,共克时艰。全面复工前,或都应早做研究,及时决策,给受困企业个人吃定心丸。
人安心,社会稳定,才更易取胜。
新闻推荐
自2019年初开始修订、经过两轮全行业征求意见,银保监会于2月6日正式发布《普通型人身保险精算规定》(下称《规定》)。银保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