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 点 锐 评 □杨鑫宇
将瑞幸咖啡称作“民族之光”,不仅是对这个称号的抹黑,也是对那些更优秀的中国企业的侮辱。
4月2日,在美股纳斯达克上市的瑞幸咖啡,陷入了公司成立以来最大的一场危机。当天,瑞幸咖啡公布了一项内部调查结论,调查显示:在该公司去年总计29亿元人民币的销售额中,有22亿元的销售额都是“伪造的”。
很快,这则令投资人目瞪口呆的消息,就在市场上引发了剧烈的震荡,瑞幸咖啡的股价当场暴跌,一天之内,其市值便蒸发了约75%。4月3日,中国证监会就此事作出官方表态,强烈谴责了瑞幸咖啡的财务造假行为,表示将按照国际证券监管合作的有关安排,依法对相关情况进行核查,坚决打击证券欺诈行为,切实保护投资者权益。显然,这家以超低价格、明星代言而广为人知的公司,将为其犯下的错误付出沉重的代价。
在财经专业人士眼中,这起事件的是非与损益十分清晰。规模如此庞大的“销售额注水”,放在任何一个国家的证券市场,都是性质恶劣且无可辩驳的严重违规。这样的做法,不仅严重挫伤了瑞幸咖啡的商誉与信用,同时还极有可能为其招来市场监管机构的巨额罚单。倘若处理不当,这颗正处于上升期的“商业新星”,很可能陷入事关存亡的危局。
然而,尽管事件发生之初,大多数人都试图以专业的视角理解这一情况,但是,一种令人大跌眼镜的谬论,却悄然在社交媒体中流行了起来。这种论调不仅对瑞幸咖啡弄虚作假的做法毫无批判,而且还将其高高捧起,表示瑞幸“一边骗美国投资人的钱,一边给国内消费者发优惠券”,是“造福大众”的“民族之光”。
尽管从专业角度上看,这种荒谬的说法根本不值一驳,但在瑞幸咖啡的大力优惠和充满煽动性的网络言论“夹击”之下,不少网民都“着”了这一论调的“道”,一时让荒唐的“民族之光”之说占据了不小的市场。
从结论上看,这种论调当然是错的。之所以有人误认为瑞幸咖啡是“民族之光”,是因为他们把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上的所作所为,错误地理解成了如同盗匪一般“干一票就跑”的单次博弈。在这种视角之下,瑞幸咖啡作为一家由中国人创立、在中国运营的企业,骗到了美国投资者的钱,便成了一件“中国赚了,美国赔了”的好事。
然而,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资本市场从来都不是“单次博弈”的场地,上市公司也不能“干一票就跑”。对瑞幸咖啡而言,等待着它的将会是市场监管机构的调查与处罚、投资者的维权诉讼,以及现金流、融资渠道、信用评级等方面的一系列风险与挑战。
而比这更糟的是,瑞幸咖啡的所作所为,还很有可能在国际市场造成外国投资者对中国企业的歧视与偏见,从而让其他兢兢业业、诚实守信的中国企业无辜受累。事实上,绝大多数在海外上市或开展业务的中国企业,都是诚实守信、业绩扎实、商誉良好的。这些企业几十年来“走出去”的不懈努力,换来了国际市场对中国企业的信赖与认可。但是,一起恶劣的造假事件,便可能让这份来之不易的信任生出裂痕。
因此,瑞幸咖啡在这件事上,不仅不是“造福大众”的“民族之光”,而且可能“害”了其他中国企业。对此,国人还应擦亮双眼,认清事实。 据中青评论微信公众号
新闻推荐
■李志林(忠言)博士本周,A股7大指数与上周相比呈小阴小阳走势,上证50,沪深300、中证500、上证综指、深成指、中小板、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