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湾区建设为澳门发展特色金融带来了重大的历史性机遇。抓住湾区机遇,促进澳门与大湾区金融的合作,推动澳门特色金融的发展,对国家金融的开放和澳门的转型升级都具有重大的意义。加强澳门与大湾区金融合作,有利于推动区域金融资源集聚,促进湾区跨境金融发展,拓宽湾区金融业发展腹地,打造与纽约、伦敦相比肩的全球性金融中心。
加强澳门与大湾区金融合作,有利于推动大湾区各城市的金融优势互补,打通在岸、离岸两个金融市场,支持湾区制造业、科技产业等实体经济发展,成为支撑世界级城市群发展的新引擎。加强澳门与大湾区金融合作,可以利用“一国两制”的优势,以及不同货币体系、不同监管模式的差异,在某种程度上开展国家金融开放创新“试验”,在特定区域形成金融综合经营和金融工具创新的局面,推动金融市场和金融监管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为此,提出如下三条建议:
01、共建葡语国家金融服务平台,提升湾区金融辐射外溢功能。
强化中葡商贸平台金融功能,为中葡企业提供配套资金结算服务以及贸易融资等金融服务。协助湾区企业和金融机构向葡语国家拓展,推动中资金融机构对接葡语国家金融市场,支持中资企业拓展葡语国家市场。促进湾区与葡语国家金融合作,支持葡语国家金融机构在湾区开展金融投资、发行债券等,推进湾区资本通过贸易、投资和金融业务进入葡语国家。
02、发展跨境融资租赁,推动湾区更好融入“一带一路”建设。
支持湾区各城市融资租赁企业在澳门开拓市场,充分利用澳门单独关税区、自由港、低税负及融资租赁准入门槛较低的优势,支持湾区制造业、服务业龙头企业和行业内领先的专业租赁公司到澳门设立融资租赁企业、专业分公司或项目子公司并开展业务。打造湾区跨境融资租赁业务集合平台,通过建立跨境融资租赁市场,将澳门打造成连通湾区和葡语国家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或地区的联结枢纽,建设以船舶工业、海洋工程、大型机械设备等行业为重点业务领域的融资租赁业务集合平台。
03、建设跨境绿色金融市场,促进湾区绿色低碳发展。
共建绿色产权交易所,发挥澳门绿色环保产业与国际先进平台对接作用,推动政府从市场体系建设、法律法规、财政税收等方面的合作,为构建跨境绿色产权交易所提供政策层面的支持。与深交所合作,共建绿色企业证券交易所或设立绿色企业板块,支持湾区绿色企业在资本市场上市融资,激励引导社会资本进入绿色行业。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试点大湾区跨区域排污权交易,促进湾区绿色发展。
//以上内容选自《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报告(2018—2019)》专题报告《大家谈:澳门如何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作者:郭万达,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新闻推荐
记者聂琳美联储当地时间周一(6月15日)宣布将资产购买范围扩展至企业债券。受此消息提振,当日美股低开高走。道指、纳指均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