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集9月经济数据
在这个贴秋膘的季节,猪肉价格降了,带动9月CPI同比重返“1”时代。
国家统计局15日发布数据,9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1.7%,涨幅比上月回落0.7个百分点。1至9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3.3%。
数据显示,9月份,食品价格同比上涨7.9%,涨幅比上月回落3.3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1.69个百分点。食品中,猪肉价格同比上涨25.5%,涨幅比上月大幅回落27.1个百分点。非食品价格由上月上涨0.1%转为持平。非食品中,医疗保健价格同比上涨1.5%,教育文化和娱乐价格同比上涨0.7%,交通和通信价格同比下降3.6%。
从环比看,9月份CPI上涨0.2%,涨幅比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
“食品价格涨幅显著收窄是CPI回落的主要原因。”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刘学智表示,受去年基数上升的影响,猪肉价格同比涨幅大幅回落27.1个百分点到25.5%,是食品价格涨幅收窄的主要原因。此外,牛肉、羊肉、蛋类价格涨幅也有回落。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董莉娟解读称,9月份,各地积极落实好“六稳”“六保”政策和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市场供需状况总体稳定。而随着生猪生产持续恢复,存栏不断改善,储备猪肉投放增多,猪肉供给有所增加,价格由上月上涨1.2%转为下降1.6%。
根据大宗商品市场分析公司卓创资讯的数据,双节前生猪(外三元)出栏均价为34.08元/公斤,比前一周降幅为4.16%;最低价为9月24日的33.08元/公斤,与前一周相比下滑2.20元/公斤。
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超表示,9月中旬以来猪价的持续回落基本证实了猪价拐点已现,“猪周期”开启下行通道。
今年下半年以来,CPI涨幅持续回落,目前CPI已经降至年内新低。在刘学智看来,随着食品价格的回落,四季度CPI可能保持在“1”时代。“由于需求正在逐渐恢复,CPI进一步降到负值的可能性较小,不存在明显的通缩状况。”刘学智说。
对于未来物价走势,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日前表示,今年以来,价格变动主要是受食品价格影响,最突出的还是猪肉。从全年来看,随着三四季度CPI翘尾因素的回落,居民消费价格前高后低的态势比较明显。
“未来几个月CPI将趋于下行,四季度同比涨幅可能在1%上下。”财信研究院副院长伍超明表示。
“预计CPI不会对货币政策构成掣肘。”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说,货币政策仍要继续加大对市场主体的结构性支持力度,加大对制造业、中小微企业中长期信贷投放,进一步提升企业信心,加速需求恢复,促进PPI稳步回升。
综合新华社、上证报等
新闻推荐
10月14日,杭州亚组委与北京红马传媒(大麦)正式签约,后者成为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票务主运营商,将为赛事活动提供专业票务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