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国内 百态社会 今日财经 今日股市 今日国际
地方网 > 焦点 > 今日财经 > 正文

时隔9个月 疫情期间放松的跨境融资政策调回至“中性”

来源:澎湃新闻 2020-12-11 18:10   https://www.yybnet.net/

一项疫情期间放松的跨境融资政策调回中性。时隔9个月,央行、外汇局将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调回至1。

12月11日,央行网站发布消息称,为进一步完善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引导金融机构市场化调节外汇资产负债结构,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决定将金融机构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从1.25下调至1。

央行称,金融机构应树立“风险中性”理念,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3月12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消息称,为进一步扩大利用外资,便利境内机构跨境融资,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根据当前宏观经济和国际收支状况,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决定将《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有关事宜的通知》(银发〔2017〕9号)中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由1上调至1.25。

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政策是为便利境内企业借用境外资金,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而制定的一项融资便利化政策。企业可根据自身净资产情况借用境外资金,外币资金也可以兑换为人民币使用,为中资企业融资提供了一条新渠道。这一政策2015年在上海自贸区落地,随后逐步复制推广到全国。

按照目前执行的《关于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有关事宜的通知》,企业和金融机构开展跨境融资按风险加权计算余额(指已提用未偿余额),风险加权余额不得超过上限,即:跨境融资风险加权余额≤跨境融资风险加权余额上限。

此次调整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与跨境融资风险加权余额上限有关,参数初始值为1,数值越大,意味着可通过跨境融资的余额上限就越高,具体计算公式为:跨境融资风险加权余额上限=资本或净资产*跨境融资杠杆率*宏观审慎调节系数。(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新闻推荐

财说|总资产规模“膨胀”62%,但药明康德存在这三大隐患

记者|范嘉智编辑|陈菲遐近期医药产业政策密集落地,搅动整个医药健康板块投资。全国高值耗材、仿制药、中成药、乃至生物制...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时隔9个月 疫情期间放松的跨境融资政策调回至“中性”)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