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端午小长假后的第一个工作日,成都高新区揭榜挂帅型研发机构(新型研发机构)“岷山行动”计划迎来新进展:首批6个“揭榜挂帅”项目正式发布,总共将获得约4.5亿元资金支持。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刚刚结束的“科技三会”释放出这样的重要信号。“揭榜挂帅”“赛马”制度等关键词也被反复提及,强调“让那些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科技领军人才挂帅出征,让有真才实学的科技人员英雄有用武之地。”
“岷山行动”计划,正是成都高新区落实中央精神、体现创新驱动导向、塑造创新品牌的重要抓手之一,“对完善区域创新体系、提升经济增长科技含量具有重要意义。”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说。□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肖莹佩
看进展
约4.5亿资金支持6个团队“挂帅”出征
今年1月,成都高新区启动“岷山行动”计划并发布首批14个需求榜单,吸引了92个团队申报。
“主要来自中国科学院、德国工程院、清华大学、四川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其中包括18个院士领衔团队。”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过去几个月,聚焦项目技术先进性、产业化前景、落地可行性,经过部门初审、专家评审、实际调查、项目磋商等环节,最终确定出首批6个支持项目,将给予资金支持约4.5亿元,其中单个项目最高支持近1亿元。
他们来自哪儿?
当天,6个项目的团队负责人现场签署了揭榜任务书,挂帅出征。
记者注意到,6个脱颖而出的揭榜项目均由业界核心领军人物发起。以成都岷山氢能及碳中和技术研究院为例,该院由德国国家工程院院士、原国家电网欧洲研究院院长雷宪章牵头,其在德国20多年的工作和实践中曾担任多项国际科研及学术组织重要职务,与50多家欧洲著名研究机构、企业、高校建立了深入与广泛的合作关系。
成都岷山微电子先进封测技术研究院核心成员是中科院微电子所孙瑜博士,曾担任国内大型封装企业首席专家和先进封装公司总工程师。成都岷山功率半导体技术研究院由原上海华虹技术负责人张帅博士联合原IBM半导体微电子部副总裁白杰先、功率半导体国际著名专家张波等共同发起。成都岷山综合定位导航授时技术研究院则由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原主任郭际牵头。
除牵头人外,6个项目都分别拥有一支强大的核心成员团队。
如成都岷山细胞工程技术研究院,由四川大学教授杨寒朔牵头,汇集了中日两国11位知名专家。华西医院人工智能和医疗机器人实验室主任李康牵头的成都岷山华西医疗手术机器人技术研究院,核心成员包括上海交通大学医疗机器人研究院院长助理、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教授顾力栩,长江学者、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讲席教授潘挺睿,以及四川大学、电子科大,西南交大的优秀研究人员。
他们做什么?
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院长薛澜认为,通过实施“揭榜挂帅”,可以带动一系列科研管理重大改革举措破题落地。
成都高新区这6个“揭榜挂帅”项目做什么?有何特点?
“有顶尖创新平台作为支撑,能突破‘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并且具备良好的产业化前景。”成都高新区科技和人才工作局副局长王小宁表示,这与当初发榜时的要求完全吻合。
平台支撑方面——成都岷山综合定位导航授时技术研究院依托的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是国内唯一全方位从事时间基准产生、守时、授时、用时等时频技术研究的平台;成都岷山细胞工程技术研究院依托的四川大学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同类型国重实验室排名第一。
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方面——成都岷山氢能及碳中和技术研究院将围绕碳中和发展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及其关键材料的上下游技术,突破平板型高温电堆、热管理相变流体材料、有机液态储氢技术、高压氢罐瓶口阀等技术瓶颈;成都岷山华西医疗手术机器人技术研究院则将围绕医疗手术机器人产业技术方向,形成跨学科、跨机构、跨国界的协同创新体系,有望弥补国内在胸腔穿刺手术、关节手术、脊柱手术、康复科以及放射检验科机器人产品上的空白,实现关键技术与国际一流水平同步。
产业化前景方面——成都岷山微电子先进封测技术研究院项目团队已和相关资本达成意向合作,将分阶段获得8000万元融资;成都岷山细胞工程技术研究院在研究院运营公司成立之初,即有产业化团队愿意溢价进入。
“6个揭榜项目普遍储备了一批优质的拟转化项目,1-2年内即可成立孵化企业,3年左右孵化企业有望实现数千万元甚至上亿元估值。”
看布局
建立长效机制打造“岷山”创新品牌
5年建设50个新型研发机构,这是成都高新区“岷山行动”计划的目标。
6月15日,“岷山行动”计划第二批12个需求榜单发布,涉及宽带通信网络、柔性电子、脑科学、数字孪生等多个新兴领域及未来产业。
创新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如何建立科学的考核机制特别是容错机制,以保障既激励创新、提升效率,又不打击创新积极性、不徒增出征者的顾虑?挂帅者具体如何被支持?“出师未捷”该怎么办?……“岷山行动”计划酝酿初期,成都高新区同步制定了一系列与之配套的长效机制,全力打造“岷山”创新品牌。
全方位提供服务“成都岷山先进技术研究院”揭牌
随着“岷山行动”计划首批6个“揭榜挂帅”项目的确定,成都高新区将陆续为其匹配资金支持,并同步揭牌成立了“成都岷山先进技术研究院”(下称“岷山研究院”),围绕新型研发机构不同发展阶段需要,提供创业导师、投融资、市场拓展等全方位服务。
岷山研究院依托于今年4月组建起的专业服务机构——成都高新岷山行动科技服务有限公司而成,将按照项目经理负责制运行,帮助新型研发机构及孵化公司解决日常经营管理中的后顾之忧,让科学家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科技研发和创新中去。同时还将通过搭建服务平台,组织讲座、沙龙、培育等系列活动,协助市场推广,解决新型研发机构阶段发展难题。
“比如初期装修、财务等方面的工作,就可以提供托管服务。科学家只管做科研,把企业孵化出来,这才是最值得他们花时间和精力的。”王小宁说。
除了提供全方位服务,岷山研究院还肩负更长远的目标责任:聚集。
他介绍,在岷山研究院的总体架构下,成都高新区将按照既定目标,建设50个新型研发机构,在不同细分领域,聚焦前沿,突破关键核心“卡脖子”技术,孵化未来产业。
在此过程中,岷山研究院将会同步陆续下设不同细分领域的研究院,如氢能及碳中和研究院、细胞工程技术研究院等,它们都将在大框架下以分院的形式存在。“未来我们将有50个分院,共同组成整个岷山研究院,今天公布的6个项目,就是当中的6个有机组成部分。”
从这个角度来说,岷山研究院正是成都高新区建设新型研发机构集群的重要抓手。
全周期深度参与设计了一套灵活的运转制度
预计5年内研究院实现聚集120人,累计营收1.68亿元,总估值不低于10亿元……记者看到,“岷山行动”计划发布的首批6个“揭榜挂帅”项目,都有明确的数字目标。
对项目团队来讲,这意味着考核。而对成都高新区而言,则是在实际推进过程中,如何有效管理、助力目标达成。
“既是揭榜,也是军令状。”成都岷山氢能及碳中和技术研究院的核心成员、西南石油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副院长唐鋆磊介绍,该院主要围绕建设未来清洁能源产业及零碳产业中的高端装备制造技术来进行部署,前期相关技术团队在国内已有10多年的研发积累,目前正处于从原型机、样机到产品化的关键阶段。
“这是一个新兴的产业机会,但新技术、新产品不代表一定成功。我们将会全力以赴,让‘揭榜挂帅’项目善始善终。”唐鋆磊坦言。
同为“岷山行动”计划首批“挂帅”出征者,张帅也笑言:“军令状,每年都是有KPI考核的。”
王小宁介绍,与以往的“外引内培”不同,“岷山行动”计划从策划放榜到筛选团队,从注册公司到开始运作,从经费支持到完成任务,成都高新区是全过程全周期的深度参与。针对项目过程考核,就设计了一系列灵活的制度。
原则是设置里程碑目标,一年一考核。但是如果特殊情况第一年只完成了大部分目标,可以根据目标完成进度匹配资金支持。第二年可以把两年的目标合并考核。王小宁说,如果两年下来距离目标甚远,他们也将对项目进行研判,可能会终止合作。
此外,任务书也提出了许多具体要求。比如领军人才每年至少3个月以上时间要在成都高新区做研发,而本地的研发机构要有全职的聘用科技人才等。“当机构孵化出的企业有实际产品的时候,则可以采用多种方式进行,适合成都高新区的可以在本地生产,不适合的也可委托给区域外的企业,打造‘研发创新在成都,转化生产在其他市州’的产业互动新模式,发挥创新驱动带动效应。”
新闻推荐
锂电池板块撑不住了?长安汽车、天赐材料、多氟多等多股跌停,比亚迪遭主力“抛弃”
记者|郭净净6月16日,锂电池板块领跌A股市场。东方财富Choice数据的锂电池指数(861057.EI)当日跌5.1%,Wind锂电池指数(884039.W...